文章出處:糖尿病家族
撰 文:桃園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 林嘉鴻醫師
以往血糖監測都只停留在單一點的血糖,無法看到一個連續的變化。這樣的差別,好比一張照片和一部連續的影片,所告訴我們的故事絕對是不同的。尤其在夜間睡眠時高低的血糖變化,往往很難判定。例如起床時血糖偏高,究竟是夜間胰島素劑量不足造成,亦或是因為夜間胰島素劑量過高導致低血糖而後反彈升高,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況,所需調整胰島速劑量的方向剛好相反!但以往基於有限的指尖血糖監測資料,往往很難一窺全貌,造成臨床上治療的困擾。目前已經有如此連續性血糖監測的儀器用在臨床醫療實務上,主要分為個人監測用的實時性連續血糖監測儀及專業型醫療使用的非實時性血糖監測兩大類。在專業型醫療使用的部分,台灣則有通過衛生主管機關核准的新一代連續性血糖監測系統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iPro2)可供臨床處方運用。
其原理是利用打在皮下含感應器的軟針,以葡萄糖氧化酶將組織間液的葡萄糖氧化,再經監測電流的變化,轉換成相對應的血糖數值,每五分鐘監測血糖一次,一天達到288次的血糖記錄,準確率高。不過,因為所測到的血糖,不是傳統的微血管血糖,而是皮下的組織間液。所以需要測指尖微血管血糖每天至少3次,輸入作校正。機器的量測範圍由40到400 mg/dL,超過部份無法顯示。
當快速血糖反應時,例如:突然發生的低血糖,會有”類異位採血效應alternative site testing (AST)-like phenomenon”之的延宕現象,約較一般指尖採血的結果,晚10到15分鐘反應。不過血糖變化的趨勢是不受影響,所以臨床上還是有其價值。
什麼情況下需要來裝連續血糖監測儀呢?一般而言,只要想進一步了解自己血糖的變化,都可以裝,尤其常常半夜血糖不穩的病患,特別建議來檢查。所有日常作息可以照舊,因為病患當下無法看到及時的血糖數值,所以不易受到監測數字的影響,可以更正確的把血糖波動呈現出來。目前針對有血糖控制不良,起伏過大,低血糖不自覺等嚴重狀況的第1型糖尿病領有重大傷病症患者,提供健保1年至多兩次的檢測給付。
使用方法:
- 利用類似傳統胰島素注射的方式,把監測套件的針打入皮下,部位建議打在肚子。在硬針拔出後,將留置在皮下的軟針用不透氣膠布做防水固定。
- 身上會帶著一個如50圓硬幣大小般的微電腦記錄器,需24小時帶著,裝3到6天。因為iPro 2 會利用每一測量點前後的指間血糖,來校準機器所量測每一點的數值,因此一天需至少紀錄3次的空腹或睡前指尖血糖,以供輸入電腦來匯出準確的結果。
- 須確時記錄食物、藥品、運動等生活中重要的事件,並輸入紀錄表,以便能完整地提供判讀結果。
- 因為不能中途自行拆卸,且微電腦記錄器可碰水,所以可以洗澡或游泳,不需防水袋。
- 目前的iPro 2機臺,無法即時顯示當下的血糖數值。需在3到6天後,回到醫院,利用電腦軟體下載分析,最後由醫師針對結果,來對每位受試病患提供適合的血糖控制建議與藥物的調整。
判讀原則:
- 先看夜間睡覺時段,尤其是否有夜間低血糖及後續的高血糖反彈。
- 再比較餐前後飲食和藥物的關係是否不足或過量。
- 針對有運動的時段作前後比較。
- 整體評估是否有無自覺低血糖。
以圖一為例,是一位20多歲第1型糖尿病患,因為經常在白天有高低血糖的劇烈波動,又伴隨空腹的高血糖,進而接受專業型連續血糖監測檢查。報告出來,可以看到整天高低起伏的血糖變化趨勢,乍看之下得不出一定的規律。但依據上述判讀原則可以發現,在夜間睡眠時段是沒有出現低血糖的記錄,反而持續在控制標準之上。從前一天晚上十點後就逐步攀升,爾後持續在清晨維持高血糖。早餐飯後,多數持續性高血糖延至下午晚餐前,才有幾次快速下降至低血糖範圍,再於晚餐後反彈性升高。
圖一
進階一步,以星期三的圖形細部放大分析後,可以如圖二所示,看到連續血糖值與指尖血校正的相對關係,幾乎都有在線上,可以更肯定其正確性。每個用藥及進餐點的確切位置,可以判定餐後血糖關係,因而歸納發現問題的根源,主要是來自睡前進食點心後所引發夜間高血糖。可以據此擬定治療策略,來解決血糖忽高忽低的問題。以上種種資料線索,是以往單靠幾個點的血糖值,所無法提供的。
圖二
很快,還有個人居家使用能及時顯示血糖數值的連續血糖監測的儀器可供運用。所以,預期的將來,血糖自我監測會變得更人性、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