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最近院所
... 定位中 ...

認識糖尿病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系列】善用血糖工具,重建血糖意義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系列】善用血糖工具,重建血糖意義

透過理想工具自我監測,了解血糖控制情形,解除恐懼並產生治療上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

與朋友分享:
LINE

文章出處:糖尿病家族
撰  文:祝德瑜

 血糖值是目前在血糖控制上唯一能客觀作為糖尿病人血糖控制狀態指標的工具,它代表著測量當下血糖的狀態,同時,也可以成為治療計畫的依據。

 然而,在實際狀況中,對於血糖數值可能的反應:「啊,血糖太高了,怎麼辦?是不是要補打?是不是要運動了……」、「哎喲,怎麼又低血糖呢?好煩喲」。在血糖值還沒被正確認識前,它幾乎是糖友心情起伏的動要指標。

 也因此,如何才能讓糖友正確地理解血糖值對自己的意義,進而讓它成為治療的指引,這是糖友們一直努力尋求的解決的方向。

 要讓血糖值能有意義,首先要讓它具有被分析的能力。一次量測的數值,如300,如50,就數值本身來說,或許我們能說是高血糖或是低血糖,但是,至於什麼原因造成的,如何改善,在這個數值中看不出,即便在日後要回來翻閱,數值也沒有回溯的價值。(單一的數值是沒有分析的價值的)

 因此,初期的作法是,以一本本血糖記錄本,密密麻麻地紀錄了每天的血糖紀錄,含藥物或劑量,如下圖:(當然,有些人還記錄吃了什麼)

即便用了不同的色筆來標註,這麼龐大的數據量,可能要能分析出個所以然來,可能得有相當的耐心,也可能還沒動手,就打了退堂鼓。

拜科技之賜,為了能方便分析,手寫的資料本轉換成電腦軟體的試算表,如下表:

電腦方便的地方是,增刪方便,可以依據自己的意思增加記錄的欄位與資料,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擷取想要的資料來綜合分析,如下圖:

問題來了,科技儘管方便,對於年輕一代或是電腦高手,這當然不成問題,自己很輕易地就能搞個血糖股市分析圖來分析,但是,對於孩子,對於老人家這些族群,他們就有使用上的問題,他們上不了手。

 生活中除了糖尿病,每個人有他的工作,不可能時時刻刻都關注在測血糖和事後分析上,因此,是否有一個方便的方式讓這樣一個過程能夠被簡化,簡化到只要測完血糖後,所有的後續作業由這個工具來完成呢?

 若有,這樣的工具必須具備哪些特性呢?

  1. 輸入簡單、方便,最好能與血糖機連結傳輸-測血糖已經不方便了,要是輸入還困難重重,那第一關就下不了手了。
  2. 介面要友善-太專業的畫面,可能又不是適用於一般大眾。
  3. 可以按自己的需求增加註記的內容。
  4. 可以按不同的分析條件來分析,同時以圖表方式顯示。
  5. 分析的資料可以被匯出成共通的格式,以具交換能力,如PDF或是XLS等。
  6. 有後續發展的能力。

 在電腦、網路和第四台逐漸成為資訊主流時,就已有透過他們來達到普及血糖記錄分析能力的工具平台,不過,在還沒有完全成熟之際,手機一下子躍上流行的舞台,往昔透過電腦這類平台的發展構想,轉而往幾手人手一機的智慧型手機平台發展。目前,在APP的市場上,不乏類似血糖的管理軟體,那,如何能算是一套適合的APP呢?筆者以Health2Sync公司推出的智抗糖這一套APP來作說明。

 APP需具備有什麼特色可以增加糖友監測血糖的動機呢?而又能為我們達成什麼目標呢?

■ 輸入方便

 這是推廣血糖自我監測上一個最關鍵的重點。可以透過傳輸線、紅外線或是藍芽作為血糖機與手機間的傳輸介面,同時對於主流的手機和血糖機支援度廣,且能繼續更新,這樣的方式可以實質上增加糖友監測血糖的動機,因為不必用手動輸入,操作不麻煩,當然,也能用手動輸入的方式,增加彈性。

 而傳輸後的數值,是必須可以依據需求增加註記,點選餐飲內容、藥物或是運動量等,讓即便是單一數值也具有分析、迴溯分析的能力。

■ 介面友善

 簡單而友善的呈現操作畫面是血糖軟體一個很重要的要素。它必須是老少咸宜的,每一個階層的人都能看得懂,也足以作為醫病間的溝通橋樑。

■ 分析功能

 在智抗糖的分析選擇中:

  1. 可以選擇分析多長的時間區段,7~90天。
  2. 可以依不同的條件(如飲食、藥物)選擇不同的數據進行比對,或描繪出趨勢圖。例如,在最近改變了治療方式,想要了解這一星期所有餐後的數值。
  3. 可以對比餐前與餐後相差的數值。

當所有監測的血糖數值都匯入這一套APP之後,如上面說的,藉由歸納相同性質或是相近連接的血糖點,我們可以更清楚了解我們想獲得的結果。再以之前所舉的300這個數值來看,單獨一個孤立的數值,我們很難理解它是怎麼發生的,有這前後的血糖值後,我們就能分析:

  1. 可能是上一餐吃太多了(餐前正常,胰島素劑量正常);
  2. 可能是胰島素打少了;
  3. 可能胰島素正常,但碳水化合物吃得太少,中間有低血糖的數值,造成了血糖反彈;
  4. 血數值一直都高,那表示了基礎胰島素的量不夠了。

■ 資料匯出功能

 當資料能匯出成不同格式時,意味著我們的血糖數據資料具有了可攜性,可以透過傳輸交換,在別的電腦或是軟體中去列印,去分析。通常PDF是種可攜度高的格式,不會因不同平台而有不同的呈現,而EXCEL的格式只要有試算表軟體,通常就能匯入數據。

■ 後續發展的能力

 通常,市場規模會決定產品的後續發展,而自行建立資料庫來分析,可能不受軟體是否有後續發展的限制,但是,畢竟會自己設計的人不多。而當使用血糖軟體時,是否有後續開發的能力與規模,是個使用上重要的考量,避免用了之後,一旦停止開發,所有的心血可能得重來了。

■ 夥伴功能

 這是一個筆者相當喜歡的功能。

 糖尿病的治療,糖友間的相互扶持(尤其是心理上的)是很重要的,因此,社群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而在血糖控制上,如果有信任的糖友可以互相鼓勵和提醒的,那更棒。透過網路、手機傳訊等方式,可以改變目前在血糖扶持上的死角,例如,在APP中提供加入夥伴這個功能,也就是夥伴本身可以透過APP了解彼此的血糖狀況,這不僅能互相砥勵,而且也能在必要時提醒彼此該注意的事項,讓彼感覺並不孤單。

 而夥伴的本身,可以是同地區的,可以是同性質的,而只要醫療團隊願意,也可以成為夥伴之一,這能讓醫療團隊能透過這套APP了解你即時的控制情形。

 這個功能其實可以看成血糖APP可以發展的一個功能,也就是遠距照護。糖尿病的照護其實是長期的,而且有時候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解釋清楚的。而透過數據及註解,自己的醫療團隊可能可以在平日就能發現糖上的建議而予以適當建議,或是能在回診時,以這一段時間的數值配合糖化來做為是否調整治療方式的準據,這應該是非常好的一個設計。不過,這項功能應該是付費的選項,否則實務上應該是有困難的。

 害怕是因為不了解,既然血糖的自我監測是了解自我血糖控制情形必要的工具,那麼,透過理想的工具讓我們了解監測數值的意義,同時可以解除恐懼並產生治療上的意義,這是非常重要的。

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成立於1997年,多年來努力不懈地推動「關懷血糖、及早發現、積極治療、定期追蹤」的訴求。透過宣導教育,提升國人對於糖尿病防治的認知,鼓勵病友體現「與病為友、正向克糖」的健康生活。

基金會的事功不僅獲得各界高度肯定,也招徠許多志士仁人參與奉獻。我們堅定並恪守「開創引領促進全民健康樂活、秉持專業結合專技推廣科普、從事教育落實病友自我管理、力行關懷打造友好和善環境」的發展方向。

SATW.TJO.18.12.043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