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修腸癌逝】專題

錯把痔瘡當腸癌!破解大腸癌3迷思

撰文者: 駱慧雯2013-07-09

痔瘡和大腸癌都有便血的症狀,自從「戲劇鬼才」李國修於上周因大腸癌辭世後,醫療門診發現因痔瘡就診的年輕患者成長2成,檢查後才發現虛驚一場!此外,多數人以為大腸癌與多肉飲食有關,但日前卻有1名長期吃素的婦女,初次做大腸鏡檢查就發現腸癌末期且出現肝轉移現象,可見民眾對大腸癌仍存有許多迷思。

李國修因大腸癌過世後,醫院門診因痔瘡就診的年輕男性增加約2成,將痔瘡便血誤以為大腸癌的血便症狀。
李國修因大腸癌過世後,醫院門診因痔瘡就診的年輕男性增加約2成,將痔瘡便血誤以為大腸癌的血便症狀。

迷思一:大便出血一定是大腸癌徵兆?

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便血是大腸癌和痔瘡的共同症狀,但表現上略有不同。痔瘡大多生長在肛門口1公分處,排便時受到擠壓造成沾黏性出血,用衛生紙擦拭時可看到血液顏色鮮紅,有時候會有滴血的情況,且糞便形狀完整。

反觀大腸癌患者所出現的便血症狀,因糞便在腸道停留較久,有足夠的時間可和腸道血液混合,因此排出體外時,糞便形狀改變或不成形,且便血顏色偏暗紅。其他大腸癌症狀,還包括大便習慣改變、大便帶有黏液、直腸疼痛、腹部腫塊、體重減輕等。

迷思二:吃素就能與大腸癌絕緣?

偏好高油、多紅肉和多蛋白質飲食習慣的人,罹患大腸癌的機率比一般人來得高,原因是這些食物被腸道消化分解時容易變質,產生致癌物質,預防方法就是避免高熱量、高脂肪飲食,且多補充膳食纖維以幫助腸道蠕動、促進排便,減少食物停留腸道引發變質的機率。

不過,多吃蔬果或只吃素不代表就能與大腸癌絕緣。糠榮誠醫師表示,若素食主義者的腸道基因突變或吃素前已有大腸瘜肉,仍是大腸癌的高危險群,建議定期篩檢才能早期治療。

尤其是一般人容易忽略的大腸瘜肉,雖然大多為良性,但若是屬於腺性瘜肉,未來5至10年仍可能癌變引發大腸癌,因此定期追蹤很重要,必要時需切除降低風險。

迷思三:末期大腸癌,治療也沒用?

大腸癌的初期症狀不明顯,民眾疏於做定期篩檢,因此約四分之一患者初次診斷就確診為大腸癌第4期,且腫瘤已轉移,認為再怎麼治療也枉然。不過,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輝明醫師表示,末期患者手術切除患部後,配合化學治療和標靶治療,可提升五年存活率,延長壽命。

王輝明醫師表示,目前健保給付的第一線標靶藥物有兩種,都可以延緩腫瘤惡化速度,其中「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單株抗體」標靶藥是直接作用於腫瘤細胞上,副作用較小,病人存活期較長,約28.7個月,但使用前需檢測KRAS基因,確保基因沒有變異。

另一種標靶藥則屬於「血管生長因子單株抗體」,使經由改變血管特性而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病人存活期約25個月,但可能有胃腸穿孔、傷口出血等副作用。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華人健康網》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