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捷運殺人到恐怖情人...大家都誤會了!「情緒」比「精神病」更危險
今年的5月21日,21歲大學生鄭捷在他事先挑好的江子翠到龍山寺兩站之間的捷運車廂上,拿起刀子逢人就砍,短短四分多鐘殺死了4人、傷害了24人。車廂內死者倒臥血泊之中,傷者流著血逃進捷運站,這樣的畫面著實嚇壞了台灣人。好長一段時間人人自危,一邊搭著交通工具一邊警戒週邊的人。大家紛紛問,台灣到底怎麼了?鄭捷為什麼殺人?我們還能夠放心地走在街上嗎?我該怎麼預防這樣的事件發生?又該怎麼找回台灣人的安全感與信任感呢?
四個月後,9月22日星期一,畢業自建國中學、台灣大學,正在國際首屈一指的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29歲男子張彥文,在上班時間的街頭持刀砍了22歲的幼教實習女老師林佩真41刀,女老師頸椎斷裂當場死亡後他還在繼續砍。愛不到,就要她死,寧願殺死對方,也不肯接受分手,這到底怎麼一回事呢?這樣的恐怖情人殺害伴侶的案件一再發生,真是令人膽戰心驚。這次更令人注意的是,兇嫌是個條件優秀人人稱羨的菁英高材生。大家無法分辨這個社會中到底誰是可以信任的、誰是不能信任的。人們不再有判別的標準,焦慮瀰漫了整個台灣。
在事情剛發生的時候網路上許多人留言認為,這樣殘忍虐殺的人,一定是發瘋了。可是根據媒體報導,精神科醫師都已經初步排除這幾位兇嫌罹患有重大的精神疾病可能性。一般民眾的刻板印象是精神疾病比較會造成公眾的危險,實際上研究早就證實,沒有罹患重大精神疾病的人,對社會的危險性不比有精神疾病者來的低。到底為什麼一個人會對其他人做出這麼可怕的事情?我們可以看到,這兩位兇嫌都有強烈的情緒糾結著。大眾常常誤以為精神疾病像是不定時炸彈會引爆,其實情緒才更像是不定時炸彈,隨時會在某些人身上爆發。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當情緒來的時候,像是洪水淹沒了一切,直到宣洩流走才會停止。情緒輕則讓我們憤怒痛罵、低聲啜泣、激動高喊、或是放聲大笑,重則甚至於可能會讓我們衝動地想去殺死我們深愛的人、或是不顧一切想要結束自己生命、或是一再做出傷害自己或是他人的舉動。如果我們仔細地深入分析每個人的潛意識,我們會看到每個人幾乎都有許多相互矛盾的情緒在競爭,而每一個情緒都想拉著我們往它的方向去,衝動地追求它的完全滿足,絲毫不顧我們這個人的整體安危。狂喜、憤怒、哀愁、怨恨等等各種的情緒都可能交織在一個人的內心當中,像是火焰一樣不斷要竄出,甚至不惜把我們的自我毀滅。大部份的人幸運地在各種情緒力量的拉扯當中勉強維持平衡,但是總會有少數的人在無法維持平衡之後,被單一的情緒拖向無法挽回的深淵,犯下滔天大錯。每一天,情緒都在每個人的人生舞台上導演著劇力萬鈞精彩絕倫的戲碼。
精神分析會怎麼看恐怖情人的驚悚劇情呢?讓我們先跳過一些繞口的名詞與標籤,直接看到心理層面的基本力量。各個心理分析家都指出人類內心躲藏著一股極為強大的破壞力,主流的心理分析師認為這個破壞力量不是天生的,而是來自於人類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挫折與失落,尤其是對於愛的挫折與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