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背疼痛 恐有主動脈瘤壓迫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主動脈是人體最大的血管,主動脈血管瘤好發於60歲以上的高齡病患,男性罹患機率高於女性,其中高血壓、糖尿病、血脂及抽菸者是危險因子,因主動脈血管硬化,導致血管壁變脆弱、無彈性,再久經血管壓力衝擊下成為動脈瘤。
主動脈管瘤直徑逾6公分 恐致高死亡率
主動脈瘤的成因是動脈血管肌肉層細胞退化造成管壁彈性疲乏,使得血管像氣球般向外鼓漲,當患者主動脈管瘤直徑達到5~6公分以上時,會有隨時破裂出血的風險,嚴重時血管撐破造成患者大出血,造成極高死亡率,某西患者會感到背部有巨大壓力,可能就是受腫瘤影響。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姜智耀說明,主動脈瘤並不是惡性細胞的異常增生,而是指主動脈血管壁變薄,導致局部血管永久性擴大,此異常擴張通常較正常大2倍以上,血管壓力大時如吹氣球般擴張成囊狀,原因包括:動脈粥狀硬化、中層囊腫壞死、感染、外傷、主動脈血管缺陷(馬凡氏症候群)及剝離等。
動脈瘤大於5公分以上時 必須積極治療
動脈瘤發病緩慢,早期無症狀和徵兆,逐漸擴大後,因動脈瘤壓迫周圍組織,其臨床表現因動脈瘤的大小、形狀、部位和生長方向而有不同,姜智耀醫師表示,當動脈瘤大於5公分以上時,必須積極治療,治療方法可分為2種,分別為傳統外科開刀治療及微創手術血管腔內治療:
1) 傳統外科開刀治療成功率可達9成,但必須進行深度麻醉及剖腹手術,手術時間長,由於傷口疼痛及排氣不順等因素,傳統治療必須經由手術切除瘤體後再重建主動脈人工血管,恢復較慢,尤其是高齡患者,傳統手術倂發症的風險相對多,約需1至2週出院。
2) 微創手術血管腔內治療之「主動脈瘤覆膜支架」治療法,可以改善這些問題,並有效阻隔病變血管瘤,避免瘤體破裂,以血管腔內支架來治療主動脈瘤其作法是在兩側的腹股溝兩個小切口,將計畫尺寸之覆膜支架由兩側的股動脈置入主動脈瘤體內,在X光動脈攝影的導引下,精準地錨定於主動脈內,將主動脈瘤內的不正常血流加以隔絕,以避免動脈瘤擴大破裂,對組織傷害小恢復快,很快就可以正常進食及行動,並且通常可於一週內出院。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優活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