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這些魚,小心雪卡毒中鏢!5要點遠離威脅

撰文者: 黃曼瑩2017-06-06

出國到海島國家或濱海地區旅遊,特別喜歡吃石斑魚等深海珊瑚礁美味魚的人,小心誤食遭到「雪卡毒」感染的魚類而躟成中毒。日媒體報導香港出現民眾吃了魚而中了雪卡毒的食物中毒案例,醫師表示,雪卡毒素非常耐熱,不能經高溫烹煮而消除,民眾要自保有5要點。

有400多種魚類可能蓄積雪卡毒素,當中包括:東星斑、老虎斑、蘇眉、紅鰽等為人熟悉的珊瑚魚。
有400多種魚類可能蓄積雪卡毒素,當中包括:東星斑、老虎斑、蘇眉、紅鰽等為人熟悉的珊瑚魚。

400多種魚類可能蓄積雪卡毒素 包括:東星斑、老虎斑、蘇眉等

雪卡毒魚類中毒是全球常見的一種海產中毒,是由於進食了含雪卡毒素(Ciguatoxins)的魚類所造成。目前,有400多種魚類可能蓄積雪卡毒素,當中包括:東星斑、老虎斑、蘇眉、紅鰽等為人熟悉的珊瑚魚。每年的3至4月份是海魚生殖季節,魚類增加進食,體內聚集的雪卡毒素也越多。

雖然,今年至目前台灣尚無接獲通報民眾誤食有毒魚類引發中毒之案例,但是,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仍提醒民眾應重視食安問題,別購買、食用來路不明的食材。食藥署也建議,民眾選擇魚種的時候,最好選擇食物鏈較底層以及族群量較多的魚,以避免不小心將含有毒素的魚吃下肚。

避免雪卡毒中毒,宜選擇3公斤以下的珊瑚魚,因為小魚比大魚的毒素含量低。
避免雪卡毒中毒,宜選擇3公斤以下的珊瑚魚,因為小魚比大魚的毒素含量低。

魚體越大的海魚 所含的雪卡毒素就越高

南投醫院內科莊宗芳主任表示,海洋中有種叫做「雙鞭毛藻」的海洋微生物,會依附著在死去的珊瑚礁和海藻上生長,雙鞭毛藻含有的雪卡毒素(Ciguatoxins)會被草食性小於吃入體內,大魚再吃草食性小魚而積聚於魚體內,因此魚體越大的海魚所含的毒素就越高。

莊宗芳主任表示,雪卡毒素多積聚於魚的頭部、魚皮、內臟及生殖器官,對魚體本身無害,但人吃了含雪卡毒的魚有可能會中毒。雪卡毒素非常耐熱,不易經高溫烹煮而消除。雪卡毒素是神經毒,中毒的症狀有嘔吐、腹瀉、四肢及口角麻痹、冷熱感覺顛倒、關節及肌肉疼痛等;病徵可維持數天至數星期不等。

南投醫院內科莊宗芳主任表示,魚體越大的海魚,所含的雪卡毒素就越高。(圖片提供/南投醫院)
南投醫院內科莊宗芳主任表示,魚體越大的海魚,所含的雪卡毒素就越高。(圖片提供/南投醫院)

從魚的外觀、氣味或者肉質上是無法分辨是否含有毒素,因此醫師也提醒民眾要避免中毒,以下5要點要注意:

5要點避免雪卡毒中毒

1.應慎選食材,切勿選購來歷不明的珊瑚魚,特別是出國旅遊時,常聚居於珊瑚礁一帶覓食,且體型越大的海魚較可能含有此毒素。

2.避免一次過大量進食珊瑚魚。

3.宜選擇3公斤以下的珊瑚魚,因為小魚比大魚的毒素含量低。

4.避免進食珊瑚魚的頭、皮、內臟、生殖部分及卵等含毒素較多的部位。

5.進食後如有任何身體不適,應立即就醫。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