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兒子面前哭了!」一個醫師爸爸心聲:供孩子在美國念書,卻父子疏離...「愛」很難,「愛的好」更難
2016年底大概是記憶中過得最艱辛的生日,為了完成在兩個月內寫完一本書的承諾,那天剛好是自己的生日,寫到半夜發現就快完成了。反正也沒有生日趴,乾脆一口氣把書寫完,就這樣到凌晨4點,給了自己一個超辛苦的生日禮物。
把電腦關了,也該睡了,卻突然想到要跟美國的大兒子講講話,很久沒聽到他的聲音。他一向很勤奮,課業跟感情上都不需要父母擔心,只是長期以來對我都很冷漠,嫌我既傲慢又囉嗦,跟他講話注定是一件不開心的事,可是當下就是想。
那一天又是這樣,跟他說書寫完了,換來一句冷冷的「Dad, congratulaion」,恭喜之後是一陣慣常的沉默。我已經很累了,脾氣也開始煩躁,應該是因為他淡淡的口氣吧!通常我會忍耐到一個限度,把該問的問一問,在碎碎念跟罵人前趕快收線。但是那一天,大概只有老天爺知道為什麼,在憤怒接管理智之前,我的嘴裡卻冒出了:
「Son, I love you, and I love you very much」
第一次在兒子面前哭了
心中長久以來其實都覺得委屈,畢竟養兩個小孩在美國念高中、大學,不是輕鬆的負擔。往往要等他們放暑假回來,才能久久見個面,相處上幾天,而我真的「很」在乎他們對我多一點關心和溫暖,只是要怎麼說出口呢?當父親的大概都是這樣吧?
在講「Son, I love you」時,眼淚就開始往下掉,一開始還想努力控制,但是內心完全不聽使喚,到了「I love you very much」淚水跟鼻水一股腦兒的潰了堤,無法自己,足足失聲痛哭了好幾分鐘。我一輩子很少、很少哭,而這也是我第一次在兒子面前哭。
也是第一次跟他說「兒子,我愛你」。
那個情緒跟感動即使在幾個月後依然在我心中駐足,而且覺得做一個父親,早就應該跟小孩說我愛他們。雖然「愛」似乎是一個很蠢的字眼,總覺得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實際的事,像寄錢、買儲蓄險,買房子都比較實在。
在電話那頭他應該有點嚇到,就像可以看到隔著的那個太平洋,時間上差了12個小時的地球那頭,傻傻楞站在那兒的大男孩,無言地聽著爸爸在一把眼淚一把鼻涕,不知如何是好,心裡可能在想「爸爸是不是瘋了?」他從來沒看我掉過眼淚,更不要說痛哭出聲。
父親把很多的愛放在心裡
他的個性冷酷而倔強,最經典的例子是,他幾個月前跟女友分手,我知道後好奇的問他:「你們不是都好好的,還見過對方的父母,怎麼一下子就分手了?」他說那一陣子做研究很忙,對方說要分手,他就說好。「可是對方應該也會講分手的原因吧?」
「喔!那陣子我忙到幾乎3天3夜沒睡覺,忘了。」
跟這樣省話、又很實際的小孩其實不容易溝通,他有自己的想法,即使是身為他的父親20來年,很多時候都不知道他的想法哪裡來。我自己也很省話,我的父親也總是不知道我的想法哪裡來?醫學系畢業之後先說要去法國念心理分析,之後沒多久又跑去美國念認知心理學,他快氣炸了。
很多父子之間總是有溝通上的障礙,久了連好好說個幾句話都變怠惰了,尤其是那橫亙在世代之間2、30年,不同的經驗值、價值觀跟生活觀,早早就讓彼此懂得少講話,避免爭執。但是那並不代表不關心,只是父親選擇把很多的愛放在心裡。
把「愛」說出來很難?
就像我的父親,一直到他臨終前的2、3年,我才看到他收集的剪報。裡面幾乎都是我十年來在報紙上投稿的文章,每篇都剪裁的工工整整,有些剪報年代久遠到甚至都已泛黃,我想那些應該都是他的驕傲,客人來時的展示,但是他從來沒對我說。
跟兒子比起來,我父親更是省話一哥,只有講到他的偶像李登輝先生,以及討論我荒誕的行徑時,他的話才會多起來。那時只覺得他都不懂我,其實以我胡思亂想的程度,大概也沒什麼人真的懂我。還有以我在工作、金錢,跟感情上任性的程度,難怪他老是在念我。但我從沒懷疑他不愛我,因為他也從來不對任何人說那個字,包括我的母親,跟他結褵40幾年的妻子。那個時代的人不流行把愛掛在嘴上,只覺得肉麻、虛假。
對那個我一個月的奶粉錢等於他國中老師一個月薪水的60年代,愛是行動,而不是掛在嘴巴上的字語。這輩子不管有沒有聽到父親對我說「兒子,我愛你」,我也知道他愛。但是我從不曾跟他說「爸爸,我愛你」,即使是他臨終之時,現在回想起來,是一種莫大的遺憾。
對於父親、或兒子來說,把「愛」說出來有很難嗎?現在年輕一輩的媽媽不是動輒就把愛掛在嘴上嗎?當我把「Son, I love you, and I love you very much」那一段故事分享在臉書時,有一位媽媽留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話:「當女兒小的時候,我們經常對彼此說愛你,現在她長大了,反而越來越少說了。」
相對於父親跟兒女之間不敢,或不願跟對方說「愛」,母親跟小孩之間在感情上,尤其這1、20年來,不管是口語或行動,都有許多很親密的表達。只是如同朋友在我臉書上分享的經驗,隨著兒女長大,愛卻越說越少,有時即使嘴巴上說「愛你喔」,其實內心的距離也可能越來越遠。更不要說在餐廳經常看到一起吃飯的母子,往往隨著兒子越來越大,低頭各自看著手機的時間也越來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