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哥哥殺死精障妹妹》精神科醫師:父母老後的「託孤」,最容易出現的兩問題
為什麼兩起事件,都是中年哥哥殺死精障妹妹?因為慢性精神病患在年輕時發病後,通常由父母照顧,到了二、三十年後父母年邁,無法照顧了,便會囑咐病患的兄弟姊妹接下重擔,負起照顧責任。這樣的囑咐,類似「託孤」,於是點頭承諾照顧精障妹妹的哥哥,除了出於對妹妹的愛以外,也肩負了父母的付託,等於帶著使命感來照顧妹妹,壓力當然很大。
有一首歌叫「他不重,他是我兄弟」,然而即使妹妹不重,要哥哥連續背幾十年,也難免累垮。一般家庭照顧者,如果長期與被照顧者相依為命,整天生活就是兩人世界,很容易形成一個封閉系統,不願意讓外界介入,而被「託孤」的家屬,更容易有這樣的傾向,因為,一來可能覺得父母以前都可以照顧了,自己當然也可以,再者也可能認為假手他人,等於違背對父母的承諾,想想還是作罷,自己照顧就好。
醫療與照顧人員要幫助這樣使命感很強的精障家屬,首先必須體會與同理這樣的情懷,肯定他們對家人所做的付出,然後,重點來了,切莫全盤接受照顧者對照顧負荷的主觀報告,比如,「她很好,一切沒問題」、「照顧她不辛苦,這是我該做的」或者「你們的建議都不錯,但我自己照顧得來」等等,而要仔細詢問病患的服藥、自我照顧、社交功能等,並關心照顧者的睡眠、體力與情緒問題。此外,也可以告訴他們,照顧疲乏,甚至心力交瘁,都是精障照顧者常有的困難,說出來並不丟臉,然後鼓勵他們尋求協助。
精障照顧者若有照顧困難,要跟誰求助?門診與住院單位的醫護與社工當然是當然人選,此外,也可以向衛生局與社會局尋求幫忙。有些縣市,比如新北市,也有康復之友協會,可提供精障者與家屬照顧諮詢與協助。
事發以後,有媒體稱這是「長照悲歌」,其實精障照顧與失智失能長者的照顧,並不一樣,雖然「長照2.0」已將身心障礙納入服務範圍,目前精障者的診療、復健與照顧,主要還是由公衛與社福體系負責,而服務的型態也不一樣。
以新聞中的精障妹妹來說,如果中年哥哥無法整天陪伴照顧,可讓妹妹到日照中心參加活動,晚上再接回照顧,但此一日照中心跟阿公阿嬤參加的社區據點並不一樣,而是必須到專為精障者設置的社區復健中心,才能得到專屬的服務,比如以新北市來說,目前共有五家社區復健中心。如果哥哥連晚上或假日也無法照顧妹妹,那麼假使妹妹的自我照顧功能還好,便可讓她進住康復之家,裡頭有管理員,可督促病患的生活起居與就醫。至於生活功能已經退化的病患,如果家屬無力照顧,也可申請進住精神護理之家,全天候給別人照顧,而這樣的護理之家,跟安養院不一樣,而是專為精障者設立的全日照顧機構。
至於仍可自行照顧精障者的家屬,如有身心疲乏的狀況,比如睡不好、吃不下、容易擔心、發脾氣,對精障者出現暴力言行,甚至情緒低落,有想死與殺人念頭,都是瀕臨心力交瘁的警訊,一定要尋求協助。不少精神科醫院、衛生單位與康復之友協會都定期舉辦家屬支持團體,對於被照顧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家屬,可提供相互打氣與扶持的力量。
精神科醫師,《壹週刊》、《國語日報》、《女人變有錢》專欄作者
看透台灣—沈政男的時事MRI
查看全部沈政男 醫師
1968年生,台中市人,台大醫學系畢業,精神科醫師,曾獲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現任《壹週刊》、《國語日報》、《女人變有錢》專欄作者,擅長以多重視角評論時事,剖析台灣社會。
個人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hetimerover
部落格:http://blog.udn.com/thegloberover/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