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螫傷怎麼辦? 醫:這些事情不要做

撰文者: 蔡岳宏2019-01-19

日前毒性強烈的僧帽水母出現在台灣沿海,若民眾誤觸,恐產生「水母性皮膚炎」,甚至喪命。美容皮膚科診所院長徐常捷警告,水母觸手有劇毒性刺絲包,嚴重會併發噁吐、胃痛、呼吸困難等全身性症狀。若不慎接觸,切勿潑灑尿液、氨水、清水等液體,以免加劇毒性釋放;除觸手體體積過大外,應使用急救用鑷子,儘可能夾掉肉眼可見的刺絲包,並浸泡40-45度熱水,儘速送醫。

誤觸水母刺絲胞 罹患「水母皮膚炎」

日前媒體報導,僧帽水母,又稱「葡萄牙戰艦」,零星出現在北部海域,由於水母具有毒性,基隆產業發展處提醒民眾請勿接觸。徐常捷指出,若不慎接觸會產生條狀紅疹、丘疹,傷口紅癢、發痛,所謂「水母皮膚炎」。情況比一般接觸性皮膚炎嚴重,程度與個人反應、水母種類、接觸面積大小有關,嚴重也可能出現全身狀況,如噁吐、胃痛、肌肉痠痛、肌肉無力、呼吸困難,甚至有生命危險。

尿液、氨水、清水 恐釋放更多毒性

被水母螫傷怎麼處理?徐常捷強調,處理方法眾說紛紜,但是尿液、氨水、清水等液體潑灑是最不恰當的方式,恐會加劇毒性釋放。「刺絲胞如同針筒,剛接觸時,毒素可能還沒有注射進去,如果用清水潑灑,或者,可能會把毒素釋放出來。」

另外,其他說法也有爭議,像是用醋、小蘇打,可能沒效,甚至有反效果。也有人提議潑海水,雖然海水相較清水,比較接觸水母原來的環境,比較不會釋放毒素,但還是不建議。

用急救鑷子清理 浸沖溫熱水

最正確的第一處理要務,是使用急救設備的鑷子,輕巧又迅速的把肉眼可見的刺絲包夾掉。徐常捷指出,比較有根據的處理,是用40-45°C溫熱水(感覺燙但可以忍受)沖、浸泡,利用高溫將毒素蛋白質變性,減少毒素。如果整條觸鬚都在皮膚上,患者一定不能用另一隻手撥掉,造成手部中毒,更切記不要搓揉、毛巾弄掉患部,釋放更多毒素,另外旁人處理時也應小心。

徐常捷提醒,除了被整條觸鬚拍到,有時被海浪打斷的游離觸手,民眾戲水時也可能觸碰到,海邊遊玩應隨時注意周遭情況。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