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食品、碗盤套塑膠袋...台灣試管嬰兒之父曾啟瑞:這些壞習慣害卵巢提前報銷
多年前我到東南亞國家演講,一位當地的醫師告訴我,聽聞有些不肖小販為保持油炸物的酥脆,竟然把保鮮膜先放入油鍋,食物再丟入鍋內油炸,這樣不管過幾天,油炸物吃起來都能「卡滋卡滋」,保持酥脆。
這消息令人吃驚,塑化劑對人體的危害甚多,吃下肚後可能造成婦女卵巢早衰、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婦科疾病,無怪乎研究發現,同年齡亞洲女性的卵巢功能遠比歐美國家女性低下。
雖然台灣沒有類似的可怕做法,但現在很多年輕人習慣到超商買微波便當解決三餐, 塑膠盒放入微波爐加熱,難保塑化劑不溶出,讓人看了好擔憂。
還有一些店家為求方便,把塑膠袋包在碗盤上,免於一直洗碗,客人點菜後,老闆直接把做好的熱湯熱菜,用大湯杓舀入塑膠袋中,客人吃得津津有味,殊不知高溫可能使塑膠袋中的塑化劑溶出,熱騰騰的佳餚下肚,塑化劑也下肚,危害跟著來。
20多歲姊妹花卵巢早衰同病相憐
女性打從在娘胎時,卵巢就存放了近數百萬顆卵子,在母親腹中6個月大時,擁有一生最多的卵子數大約7百萬顆,出生時約留存2百萬顆,終生不再增加;到了青春期,減少到只剩下20萬至25萬顆。
這些卵子並非每一顆都派得上用場,而是在卵巢功能衰竭的更年期之前,隨月經周期, 一生排卵4百次,每個月平均消耗4、5百顆的方式逐漸遞減,但每個月卻只會排出一個可用的卵,若是醫生使用排卵藥,一次平均約排出6至12顆卵,其餘眾多的卵都被身體吸收了。
「卵巢早衰」則是有別上述正常情況,卵巢提早進入更年期模式,功能提早報銷。過去流行病學調查,卵巢早衰的盛行率在30歲女性約為千分之一,35歲女性約250分之一,40歲女性則為1%。但現在看起來遠遠不止這個數字,不少女性30歲就閉經,卵巢沒卵也不排卵了。
行醫數十載,看過不少卵巢早衰的病人,其中有一對20多歲姊妹花同被卵巢早衰所困擾,想生孩子卻遲遲無法如願,一起來找我診治,讓我印象深刻。這對姊妹花卵巢嚴重早衰,甚至刺激排卵數只有1顆,如同更年期婦女,幸好經過醫治求子成功。
避免卵巢早衰 外食族多小心
卵巢早衰原因很多,包括染色體異常、免疫疾病、壓力、外食頻率高、環境荷爾蒙影響、時常熬夜作息不規律、卵巢曾開過刀等…眾多因素,影響女性荷爾蒙正常分泌,導致許多女性出現卵巢早衰的危機。
其中,我認為「食物」的關聯性很大,如前所述,很多女性三餐外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吃進含有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的有害物質,甚至像前陣子台灣爆發舉國震驚的「黑心油」事件,早已不知被多少人吃掉,讓人不免懷疑與卵巢早衰的高盛行率有關,這些有害物質嚴重戕害卵巢健康,讓卵巢提早鬧罷工。
2012至2016年間,北醫生殖中心追蹤8千4百位門診案例的研究即發現, 顯示卵巢功能指標之一、檢測卵子庫存量的「抗穆勒氏管荷爾蒙(AHM,Anti-Mullerian Hormone)」濃度值,多數女性竟從26歲就開始走下坡。近十年來更發現,30至38歲女性的抗穆勒氏管荷爾蒙,竟有15%濃度小於1.1納克/毫升(ng/mL),已出現如更年期般的卵巢衰退,卵子庫存量不足的症狀。
及早因應、挽救「生」機
臨床上,抗穆勒氏管荷爾蒙濃度依年齡有不同的評估數值,年齡愈大,濃度下降程度愈 大。濃度大於2.0納克/毫升代表卵巢機能正常;若濃度小於2.0納克/毫升表示卵泡庫存量已處於低水平,小於1.0納克/毫升更代表「嚴重卵巢衰退」,已經拉警報。當濃度愈趨近於零,則愈接近「卵巢衰竭」,就算刺激排卵,預測卵泡數也可能僅1、2個。
由於卵巢衰退屬於不可逆的生理機能老化現象,類似「早發性更年期」,會增加熱潮紅、骨質疏鬆、失智症、心血管疾病、子宮陰道萎縮、性生活不美滿,以及失眠等疾病的機率。
在此,我呼籲女性養成良好生活作息,遠離污染環境重視健康飲食等,延緩衰退速度,有懷孕計畫的育齡女性可透過定期抽血,進行抗穆勒氏管荷爾蒙濃度檢測,便可知道卵巢裡的卵泡庫存量是多或少,並且趕快把握時間取卵;若是沒有生育計畫的女性,也要聽從醫囑接受治療,適量補充女性荷爾蒙及抗氧化的食物,否則會提早進入更年期、生理機能老得快。
另外根據衛福部公布的2015年癌症登記報告,國人的癌症時鐘再次撥快,平均5分鐘即一人罹癌,且有年輕化趨勢,建議女性癌症患者在接受放、化療之前,可以考慮預先存卵,或儲存部分卵巢組織,為治療後保留一線生機。
同時,因應國家少子化的危機,我也強烈建議將抗穆勒氏管荷爾蒙濃度檢測列為年輕女性健 康檢查的項目,一旦能協助其自我掌握卵巢功能, 女性便可以結合年齡綜合評估,瞭解自己是否還有機會嘗試自然懷孕,或是應該要藉助凍卵等, 提早讓人工生殖醫學介入,進行必要的醫療安排。
閱讀小幫手—抗穆勒氏管荷爾蒙
抗穆勒氏管荷爾蒙主要由卵巢生長中濾泡的顆粒細胞分泌, 在空腔前濾泡及小空腔濾泡表現量最高。卵巢小卵泡數目愈多,血清中AMH濃度愈高。 舉凡年齡增加、體重上升、注射促性腺激素、接受化療或放射線治療、以及切除卵巢等因素,都可能減少AMH的濃度, 成為預測卵子庫存量的指標。
闖出一條生路:台灣試管嬰兒之父曾啟瑞醫師零與一百的生命哲學 ☛台灣生殖醫學權威剖析不孕,帶你創造幸福家庭:了解更多 作者:曾啟瑞, 尤子彥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19/08/20 作者簡介 曾啟瑞/口述 屏東鄉下長大,北醫畢業並接受住院醫師訓練後,赴美深造。1980~1983年間,取得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並完成哈佛醫學院Brigham & Women's Hospital不孕症及生殖內分泌研究員訓練。曾醫師赴美深造時,接觸當時最尖端的生殖醫學。畢業後,沒有留在美國執業領高薪,回國後把時間留給盼求一子的不孕症病人和生殖研究及醫學教育工作。 曾醫師曾任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九年、北醫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及婦產學科主任二十餘年。他在台灣最著名的兩個研究成果,是創造1985年台灣第一例試管嬰兒誕生,和世界第一個自體粒線體轉殖成功受孕的案例。 尤子彥/撰寫 台大新聞研究所碩士、政大心理系,曾任臨床心理師、報社財經記者,現為《商業周刊》特約副總主筆。著有《大店長開講》系列、《沒有唯一,哪來第一》。
責任編輯:洪婉恬
核稿編輯:呂宇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