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完不能搭飛機,竟連開車都可能「休克」!急診醫師:選錯交通方式,器官功能恐失調

元氣網元氣網 撰文者: 陳婕翎/聯合報2020-07-02

藍天、大海、離島,是許多人出遊的理想選項,台灣四面環海 ,近年潛水人口逐步增加,端午節連假不少人選擇到潛水勝地綠島享受與熱帶魚共遊,但急診醫師提醒,潛水結束後24至48小時,隨時可能出現「潛水夫病」,甚至連回家都應慎選交通方式,避免致命風險

台北醫學大學急診醫學科教授高偉峰表示,許多民眾熱愛潛水,尤其潛水主打不會游泳也能享受海底世界,走向大自然對身心有益,但建議每次潛水前一定接受訓練,讓身體習慣下潛3公尺、10公尺、30公尺的速度,以免到海中被眼前美景吸引,不知不覺走到太深。

潛水最怕「急性潛水夫病」,他解釋,「潛水夫病」就是「減壓病」,每下降海平面10公尺就增加1大氣壓,一旦深潛入30公尺海底,身體將承受4大氣壓,若上升回水面的過程稍有差池,體內空氣因身體壓力驟減,會變成4倍大氣泡,氣栓塞住組織,造成器官功能失調

高偉峰表示,即使潛水完後沒有出現不適,24小時到48小時內也應避免到海拔600公尺以上的地方,否則會使潛水夫病加劇。高偉峰回憶曾前急診科醫師考試中,就曾出現過一題「去綠島潛水要如何回台北?」的題目,為避免到海拔過高的地方潛水後,千萬不可搭飛機回台北

但陸路也不一定安全,高偉峰表示,以綠島回台北交通方式為例,剛潛水完的民眾不可走南橫回西半部,因為沿途的啞口海拔已經到2,400公尺、海達高達3,000公尺的合歡山中橫也不是安全的回家之路,建議綠島潛水後,應該坐車走蘇花改或直接坐火車回台北,避免潛水夫病

高偉峰表示,潛水夫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關節痛」,但部分民眾對於潛水夫病並無明確概念,常誤以為是疲憊所致,忽略症狀延誤就醫,氣栓壓迫腦血管將中風、氣泡壓住脊椎恐下肢癱瘓,雖可透過高壓氧治療,一旦延遲就醫效果就會變差,嚴重者還可能呼吸困難、休克。

延伸閱讀:我國連73日零本土破功 陳時中:連假不鼓勵去人多地方

本文獲「元氣網」授權轉載,原文:綠島潛水後怎麼回家? 急診醫:選錯交通方式可能會死

責任編輯:呂宇真
核稿編輯:陳宛欣

元氣網

元氣網

查看全部

元氣網

元氣網和元氣網粉絲團是來自聯合報系的健康資訊平台,深耕保健、疾病、營養、樂活訊息,熟悉民眾關注的議題與語言,也能用同樣的話語和民眾溝通,讓網友讀者都能成為照顧家人的好幫手。
元氣網:https://health.udn.com/health/
元氣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udn/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