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哭了...」你的安慰,對失親者來說竟是2次傷害!喪偶家庭協會理事長:為了小孩堅強不哭,是最糟糕的說法

撰文者: 小虎文2020-07-14

「悲傷與死亡,是社會最容易逃避的課題!尤其是『喪偶』,一聽就覺得觸霉頭。大家喜歡正面、歡樂、愉快的感覺或氣氛,這是人之常情,但所謂的『負面情緒』,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接受悲傷的存在,才能放下悲傷。」

「你能救救我嗎?我好像溺水了,水淹過我的咽喉,我快要窒息了!」打這通電話求助的人,他並非在海邊或泳池,而是喪親的苦痛折磨著他,他的心靈在求救......

說不出口的傷,最痛

「許多喪親、喪偶的人會有憂鬱的傾向,他們需要時間沈澱自己、重整身心,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時間去悲傷,而我們的存在,就是陪伴失親的喪偶者度過難熬的時刻,重新看到自己的價值。」臺北市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以下簡稱一葉蘭)理事長郭秀敏說,在這裡大家都有相似的生命印記,我們因愛而困頓,也因愛而重生。

一葉蘭是臺灣特有種中高海拔樹蘭亞科,即使在寒冬的氣候、陡峭的岩壁中,仍屹然綻放美麗的姿態,如同臺灣女人的生命力;「一葉」也象徵著即使失去另一半,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哭泣,原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從來沒有人想過,枕邊人真的會離開......

過去是相知相惜、同甘共苦也好;還是偶有爭執、總是拌嘴也罷。當我們用心去愛一個人多少,那永別的傷痛,就有多深。

依據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的「悲傷5階段」理論,無論是照顧者或是被照顧者,都會歷經5種心情轉折:

1. 否定
2. 憤怒
3. 討價還價
4. 沮喪
5. 接受

當另一半離開以後,也需要有人支持、陪伴,一起走過恍如心靈黑夜的悲傷時期。

一葉蘭理事長郭秀敏說,協會成立20年來,發現對於許多人而言──「哭泣,原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得知另一半離開的當下,心裡會啟動保護機制,把自己「封閉」起來;可是接下來的沈澱期,悲傷會如影隨形似地、不時在內心翻湧。可是這時的自己,卻不願讓悲傷有出口,有時是自己的壓抑,有時卻是他人的「要求」。

白天不懂夜的黑:其實每個人都會害怕

「悲傷與死亡,是社會最容易逃避的課題!尤其是『喪偶』,一聽就覺得觸霉頭。大家喜歡正面、歡樂、愉快的感覺或氣氛,這是人之常情,但所謂的『負面情緒』,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接受悲傷的存在,才能放下悲傷。」

郭秀敏感同身受地表示,許多人在安慰時,因為不知要做何反應,容易脫口說出:「不要再哭了」這反而讓喪偶者糾結、沉重的情緒無從紓解。

「你一直講這件事,大家看到你都想躲你」、「你還年輕,等你再嫁,就不會想你老公了」、「把重心放在小孩身上就好,有什麼好哭的」......很多人安慰的話語,竟讓悲傷的人承受了2次傷害。許多參與的會員來到一夜蘭後,終於能徹底的「放聲大哭」,哭泣是人的生物本能,沒想到卻在集體壓抑下成為奢求。

1
2
單頁閱讀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