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勞動力因癌流失成國安關鍵 青年醫療政策論壇登場

醫藥新聞醫藥新聞 撰文者: 合作專家群2022-08-12

8月12日,由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於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舉辦「青年健康論壇」,現場共有21家企業在三大癌症病團:台灣癌症基金會、癌症希望基金會和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的見證下簽署《病友友善職場宣言》,提供癌友更友善和有彈性的職場工作條件,陸續仍有企業正在簽署中,期望推動友善病友職場成為軟性企業社會責任。現場還有健保署署長李伯璋、國民健康署副署長賈淑麗和勞動部勞動關係司劉政彥科長共同出席響應病友團體的訴求。

活動神秘貴賓賴清德副總統的開場致詞影片提到,罹患癌症人數預估將持續上升,如何提供罹癌病友更周延的個人化照護、改善年輕病友的生活品質,並透過打造病友友善職場,保障年輕病友的勞動權益,讓年輕病友有一個「病得起的未來」,也應該成為政府相關單位未來必須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的目標。對於簽署《病友友善職場宣言》的企業單位,表達肯定與嘉許。亦呼籲民間團體今天秉持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的精神,為台灣的病友打造更好的環境。未來也將與「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和企業一起攜手努力,為病友打造友善的職場環境!

年輕癌友最想了解免疫治療 近九成盼創新治療健保可與國際接軌

為了解年輕勞動力癌友在罹癌後對生活、工作的影響狀況,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本月針對年輕癌友治療與勞動力進行調查,共蒐集285份問卷。結果如下:

一、年輕癌友以年收入50萬以下最為大宗,然而在癌症治療費用、生活家計開銷上,卻有超過四成的癌友平均支出遠大於收入。

二、兩成年輕癌友目前無固定工作,其中近八成癌友為因罹癌而失去原有工作。更有超過六成的癌友現有存款只能支撐不到一年治療負擔,即使想依靠商業保險,也有將近一半的癌友無法使用。

三、超過八成癌友在意健保是否有給付,高達七成癌友認為健保目前癌症治療給付不足。

四、超過八成的癌友盼創新治療可帶來更好的療效或減少治療副作用,而癌友們最想嘗試或了解的創新治療為免疫治療或免疫合併治療。高達九成癌友期望創新治療可與國際同步納健保給付。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表示,此次調查發現經濟負擔為年輕癌友共同面臨的一大重要議題。目前無業的癌友近八成因罹癌而失去工作,若需維持治療,更有超過六成癌友的存款支撐不到一年的費用。
他強調:「罹癌嚴重衝擊年輕病友的勞動力,健保的醫療支持,是能否重返職場的關鍵!」調查也發現,超過八成的年輕癌友在意是否有健保給付,更有七成認為目前的健保給付仍不足夠,期盼能夠有創新治療的低副作用、更好的療效,讓治療不影響工作,而他們最想嘗試/了解的創新治療為免疫治療或免疫合併治療,高達九成的年輕癌友盼能納入健保給付、接軌國際。

面對青年癌友面臨的困境,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也在論壇中分享青壯年族群的健康現狀與相關政策規劃。呼籲青壯年族群善用健康存摺掌握個人健康數據,並且聰明選擇商業保險補位健保,為自己的健康超前部署。
而為了提供更多癌友們使用到創新療法的機會,並且兼顧健保永續。健保署將以實證為基礎,蒐集藥品臨床使用之真實世界數據(Real World Evidence, RWE),並導入多元協商議價機制(Managed Entry Agreement, MEA)以療效為基礎控制整體費用—「有效健保加碼,無效廠商還款」,加速新藥引進。

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部主任曾令民醫師表示,年輕癌友在癌症醫療過程中,經常面臨維持治療中經濟需求和生育保存等困擾,從臨床經驗觀察,年輕癌友和年長癌友在治療中,在藥品選擇上應納入生活品質、保有勞動力和生育保存等評估,才能提供最佳醫療方案。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呼籲,台灣應參考英國經驗設立「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TmCDF),由政府、病友、藥廠多元參與機制,減輕癌友負擔、增加新藥可近性,同時可藉此針對療效仍有不確定性的癌症新藥蒐集「真實世界數據」,作為未來是否納入健保的參考。
癌症希望基金會嚴必文副執行長指出,癌症中長期副作用延伸的需求會伴隨一生。不僅影響生理健康,更會造成心理情緒與社會關係的困擾。癌症希望基金會長期以來,積極協助病友取得治療方法的各種管道與資訊,致力減輕癌友在治療上的後顧之憂。

九成想重返職場,卻因曾罹癌被拒!八成癌友月減5千到2萬收入

調查也發現,高達九成的癌友受經濟壓力影響,期盼能回歸職場。然而癌友在重返職場的過程中,則認為最困難的挑戰在於雇主對罹癌史有疑慮(52.4%),以及身體狀況受影響,難以找到可以配合的工作型態(45.7%)。儘管調查中有近8成癌友目前有穩定工作,但因為需頻繁請假,並且治療的副作用導致體力變差、易疲倦,導致其中8成的癌友工作收入受影響,每月減少5,000~20,000元。

針對癌症病友的勞動議題,也邀請到勞動部勞動關係司劉政彥科長說明。劉科長表示,勞動契約之終止是有嚴格的規範與限制。員工不能勝任工作之判斷,應客觀、公平,並且雇主必須在使用勞基法所賦予保護的各種手段後,仍無法改善情況下,才能終止勞動契約。若遭遇勞資糾紛,亦有行政調解、仲裁,與勞動部訴訟扶助措施,幫助癌友保障權益。

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蘇柏榮,針對國際癌症治療趨勢-免疫療法,也分享了兩位青壯年癌有成功的臨床案例。對青壯的癌友來說,使用免疫療法的成效相較於年長者有明顯提升,也能更好發揮免疫的長尾效應。更重要的是,可以維持更好的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 QoL)。
蘇醫師指出,癌症治療中不失能,治療後恢復個人、家庭、社會的角色,是癌症治療醫師重要的使命。免疫治療持久的療效、長期存活獲益是目前癌症治療中重要的進展,應考量提供更適合免疫療法使用對象去制定給付規範,提升創新藥物的可近性,以拯救青壯年癌症病友的勞動生產力。

癌症可以預防?!積極治療B肝,降低七成肝癌發生率

我國每年約有1萬人被診斷罹患肝癌及7,700人因肝癌死亡,高居癌症發生率第3名及死亡率第2名,並且每年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的民眾亦將近5,000人。據調查,死於肝癌的病患中,約有70%的人為B型肝炎帶原者。而B型肝炎帶原者之中約4成會持續有肝炎發作的情形,此類病人有15-20%會發生肝硬化,之後發生肝癌機率會大大增加。

高雄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副院長盧勝男指出,在1986年開始提供全國新生兒公費接種B型肝炎疫苗後,B肝的感染率有顯著降低。但在未接種疫苗的世代,仍有部分未納入公費篩檢,將會是潛在的染疫族群。所幸目前口服抗病毒藥物可有效壓抑病毒,並且副作用較低,可有效預防肝硬化、肝癌的發生。然而目前抗病毒藥物的給付範圍,仍有一群處在灰色地帶的病友慢性肝病患者,無法獲得妥善的治療,建議給付還可適度放寬。

另外,台灣肝病防治的另一個重要議題,是肝癌的篩檢。目前約有1/3的肝癌是在晚期診斷。建議健保可以給付慢性肝病患者每半年做一次超音波及肝癌標記檢查,並搭配慢性B、C肝患者追蹤照護方案,加強民眾衛生教育、增加肝癌篩檢的可近性,或許可以讓更多肝癌患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國民健康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國健署長期致力於預防疾病發生,近年來更是積極推動四癌篩檢,更在今年7月1日開辦肺癌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110年約篩檢390萬人,發現4.6萬名癌前病變及8.1千名癌症,成果斐然。此外,B、C型肝炎防治計畫,亦成功降低52%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死亡率、28%肝癌發生率,及36%肝癌死亡率。

南山人壽游乃穎副總經理表示,為了因應越來越多樣的癌症與創新療法,與時俱進的癌症商業保險建立健康守護圈的概念,為敦促保戶完成癌症篩檢、施打疫苗、並努力達標健檢數據,提供誘因幫助早期檢查早期發現,如確診罹癌,依保單提供癌症保險金,並納入創新的醫療給付之外,提供重度癌症生活照護保險金、癌症身心關懷保險金、乳癌護理保險金…等照護支持,降低癌症病友的恐懼與不安。
少子化讓人口結構出現國安危機,青年勞動人口比降低,再加上癌症年輕化的趨勢,勢必將對國家稅收、健保收入和產業競爭力帶來更大的衝擊。積極改善解決青壯年勞動力因病流失的困境,將是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

醫藥新聞

醫藥新聞

查看全部

合作專家群

匯集最關鍵的醫藥新知,以及不斷更新的醫藥新聞,替你找到最佳的健康指引。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