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外食○次」恐增大腸癌風險!腸胃科醫師教你喝這款「保腸神器」養好菌、降腸癌風險

大腸癌

大腸癌死亡率持續上升除了與罹癌率增加有關,大腸癌初期症狀易跟一般腸胃問題混淆,也是許多民眾忽略的警訊。

健康特搜簿健康特搜簿 撰文者: 林勻熙 整理2024-06-18

褲子突然變鬆,未必是好事!中山醫院腸胃科醫師吳文傑表示曾收治一名案例,一名約35歲女性,長期以來有便秘與血便的狀況,某天發現褲子太大件、穿不住,原以為是瘦身有成,直到體重持續下降驚覺不妙,就醫檢查後確診為腸癌晚期。

每30分鐘就有1人罹大腸癌

根據衛福部最新112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癌症穩居首位且已連續42年。其中,國人十大癌症死因,大腸癌就高居第三名。據國健署統計指出,大腸癌平均每13人就有1人罹患,平均每30分鐘就有1人罹患,罹患人次更是連續11年位居前2名,每年有一萬六以上人口罹病。不僅如此,大腸癌死亡人數也節節攀升,近7年均創下超過六千人,今年更相較十年前增加逾千人,男性死亡率甚至高出女性1.33倍。

近4成民眾每週外食7次以上 恐致增腸癌風險

大腸癌可說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因應現代人飲食習慣、初期狀況輕微易忽略,也導致許多患者確診時均已是大腸癌中、晚期,讓死亡率只升不降。針對大腸癌現況,吳文傑指出,可能與現今上班族工作忙碌加上外送便捷,頻繁外食等行為有關

據媒體調查顯示,約四成的上班族每周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會外食,餐餐外食者更高達兩成四。而這些經常外食的民眾,長期下來容易有營養不均、攝取較多加工食物的狀況,均可能誘發大腸癌。尤其是肩負經濟重擔的40~49歲青壯年族群,在快節奏生活以及不良飲食習慣雙重夾擊下,更容易讓腸癌找上門。

最新癌症登記報告數據指出,40~44歲罹患大腸癌的機率相較35~39歲高出2倍,而45~49歲罹患率更是高出近3.5倍。吳文傑也指出,有部分民眾以為有排便就是腸道健康,而選擇聽信坊間順暢秘方,提醒若飲食習慣不改及沒有正確腸道保健觀念,大腸癌死亡率將繼續上升。

降低死亡風險兩關鍵:定期篩檢+養好菌

大腸癌死亡率持續上升除了與罹癌率增加有關,大腸癌初期症狀易跟一般腸胃問題混淆,也是許多民眾忽略的警訊。吳文傑表示,腸癌初期症狀輕微,造成許多患者確診時已屬中、晚期,一旦確認為第四期,存活率最低僅剩兩成。

若想降低大腸癌死亡風險,吳文傑建議掌握兩關鍵,定期篩檢把握初期治療時間,以及幫腸胃養好菌幫助降低腸癌風險。特別是有經常性久坐或頻繁外食的民眾應多加留意,避免讓大腸癌有機可趁。

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及早發現問題及及早治療,有助於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至於,養好菌,吳文傑說明,常外食、營養不均或攝取過多加工物等不良生活習慣,會造成壞菌滋生,一旦壞菌過多、腸道菌相失衡,不僅會改變腸道通透性,壞菌更會釋放發炎物質,導致發炎反應並誘發息肉生長,最終致使癌化。因此,養好菌、遏止壞菌生長有助於遠離腸癌風險,是「腸」保健康的做法。

天天喝「優酪乳」持續補好菌

想要避免壞菌增生、「腸」保健康,吳文傑也公開日常保健方法。他表示,天天喝優酪乳有助於增加腸內益生菌,翻轉菌相失衡,從根本改善體質,維持腸道健康,且優酪乳是非常好且易取得的保「腸」神器。若同時搭配定期篩檢,將能幫助遠離大腸癌、邁向腸道健康。

吳文傑也提醒,在挑選優酪乳須留意以下兩點:

  • 推薦選「具國家認證、健康標章」的品牌,品質較有保障。
  • 優酪乳並非有菌就好,建議選用含有能通過胃酸、膽酸考驗的菌株如B菌,確實存活,方能實際增加腸道益菌。經研究證實,B菌可幫助改善腸胃菌相,減緩發炎反應發生,有助於抑制息肉生長與減少腸癌風險。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曾耀儀

健康特搜簿

健康特搜簿

查看全部

合作專家群

這是一個醫療健康新知的特搜園地,若您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到我們特搜簿,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sharon_chen@bwnet.com.tw)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