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校長林建煌:全台灣醫界都應跟上創新腳步 生醫產業才能提升
精準醫療是現今醫學發展的趨勢,國內許多醫學中心也積極轉型。2017年,臺北醫學大學校長林建煌上任之初,就規劃出「4+2+X」的發展主軸,期許臺北醫學大學能在AI醫療或精準醫療領域,擔任台灣的領頭羊。林建煌校長解釋,「4」是北醫目前最具優勢的四大領域,包括癌症轉譯、胸腔醫學、神經醫學及人工智慧醫療;「2」是指北醫已具有一定基礎的兩大新興領域,包括細胞治療及生醫醫療器材;而X則是未來具發展潛力的領域,包括心臟及腎臟醫學。
生醫醫療器材 結合醫療及光電技術
生醫醫療器材是醫學與工程結合的範疇,也是北醫鎖定的新興領域之一。林建煌校長指出為了因應時代發展趨勢,北醫將醫學工程學院體制規劃成「一系多所」,除了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學系之外,還包含了生醫光機電研究所、奈米醫學工程研究所、生醫材料暨組織工程研究所及國際生醫工程博士學位學程。其中,於2017年成立的生醫光機電研究所,就是為了讓光電技術能更好的應用於醫療臨床上。
醫界早已大量使用光電技術,例如利用分子雷射來進行角膜重塑,幫助高度近視患者恢復良好的視力。近年來也開始應用雷射來促進傷口癒合,或利用光動力療法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林建煌校長表示,目前醫界也將半導體、液晶面板、奈米材料等應用於醫材設備,並且創造出醫療發展新領域,不管是治療或診斷方面,都有不少新進展。除了光電之外,「光照」也被廣泛使用於醫療院所,例如萬芳醫院的高齡病房,就採用不同照明來調節患者的生理變化,進而達到改善睡眠品質的功效。此外,北醫也於大廳設置滅菌通道,利用紫外線殺菌,讓患者及醫護人員更加安心。
多互動 跨領域溝通不二法門
醫療和科技界結合,最困難之處莫過於跨領域溝通,林建煌校長以北醫成立20多家衍生新創公司的經驗,建議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多互動」,如此才能知道彼此的需求。早在二十年前,北醫就很重視和產業之間的合作,而大約十年前,北醫也開始推動「轉譯醫學」,當醫師在臨床上看見問題時,可以尋求北醫大教授們的協助,相反的,當教授們在研究時遇到困難,也可以主動找臨床醫師討論,一起將解決的方法找出來。2020年,北醫大從研究型大學,轉型為「創新型大學」,期望研究和臨床之間能互相結合,醫學研究成果不再侷限於論文發表,還要具備產業的應用性。此外,北醫也有許多跟國內生技大廠合作的B2B項目,當產業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北醫大事業處及研發處都可以提供援助,學校裡700位教授都是堅強的後盾。雙和生醫園區規劃時,也融入醫學大學、醫學中心及生醫產業三位一體的概念,將產業技術、臨床及教學研究互相接軌,讓彼此之間產生更多連結。目前包含國內IT產業上市公司都將進駐雙和園區,如此一來,不但可以縮短產業和醫界之間的距離,團隊之間合作也可以更加密切。「雙和生醫園區將成為未來台灣生醫產業發展重地,期望能打造出台灣的生醫矽谷!」。
因應趨勢 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
林建煌校長認為,醫學及生醫原本就屬於應用科學,期望北醫的學生都具備創新能力,並且擁有創業家的精神。「跨領域是趨勢,也是勢在必行的事,因此要從醫學教育開始向下紮根!」現今教育目標已不再是培養「專才」,反而應鼓勵學生往多面向發展。因此,北醫也成立「跨領域學院」,專門推動學生跨域學習。除了要求各系學生都須在跨領域學院裡修到10個學分之外,也將「程式設計」、「人工智慧導論」納入所有大一新生必修的課程。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意願,跨域學習成果將標註於畢業證書上,例如「人工智慧微學程」、「大數據微學程」。此外,北醫每年皆派教師及醫師至美國史丹佛大學學習生醫創新課程,回國後成為種子教師,在學校裡教授相關課程。
法規及政策鬆綁 促進生醫產業發展
除了醫學教育之外,法規及政策對生醫產業發展也至關重要。林建煌校長表示,政府十分積極推動生技產業,今年9月行政院會正式拍板通過「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修正草案,修正法案名稱為「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並將施行期限延長至2031年底,除了生技及新藥產業之外,也將最熱門的智慧醫療器材產業納入輔導項目,目前進入立法院審議程序,通過後即可上路。此外,目前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也設立「智慧醫材專案辦公室」,當學界或產業界研發出新產品,後續若須申請認證或執照,可以減少摸索的過程,並且讓流程更為順暢。
北醫大代表台灣爭取到2021年BME-IDEA APAC峰會之主辦權,透過系列活動的辦理,除了建立國際交流平台,同時也展現台灣醫材創新創業發展優勢。北醫一連串的創新,影響所及不只是北醫體系裡的醫院,也帶動台灣醫界創新風氣。「不只北醫好就可以,希望全台灣都要好!」林建煌校長認為唯有讓效益擴散出去,台灣的醫療創新才能徹底提升。醫界能做的不只是醫療服務,還可以將臨床問題變成計劃,並且進一步解決。當越來越多人加入創新行列,醫療體系文化就會跟著改變,台灣生醫產業才會獲得更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