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大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 賴聖宗

開刀像琢玉 最高紀錄18小時

撰文者: 黃宥寧2009-07-20
提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賴聖宗,同事、學生們,甚至連病人都異口同聲強調:「他開刀的時間非常久,看診時間也非常久,(因為)他總是仔細再仔細。」

今年已經六十四歲的賴聖宗,在口腔顎面領域,是師祖級的資深前輩,今年《商業周刊》一千一百九十位好醫師推薦榜,有五位上榜的牙科好醫師是他的學生。但如今他依然早上九點走進開刀房,像是第一天執刀般的兢兢業業,總是一口氣站在手術台旁至少七小時,原本排定的門診時段只好被迫順延。

「為了減低手術風險,老師不太習慣(手術)做一半,我們學生時代(指住院醫師時期)就跟著培養體力、耐力,」他的學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任陳遠謙回憶:「當年跟這些老師開刀,站著看時鐘的針一直轉,不是分針繞兩圈而已,是時針繞了快兩圈。」

對病患負責 手術沒完成,不休息進食

為時七、八個小時的手術,考驗著執刀醫師的體力和耐力,而賴聖宗的最高紀錄,甚至長達十八小時。那天上午九點,他進入開刀房,為患者進行高難度的腫瘤切除,以及顏面重建手術,跟刀的年輕牙醫師與護士,眼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擔心他體力不支,好心提醒他進食,他卻回了一句:「不要誘惑我的胃!」全神專注在為病人落下的每一刀、每一針,當他走出開刀房,已是第二天的凌晨三點。

賴聖宗依稀記得,當年六十多歲的患者,是長年在海上搏命的遠洋漁船船員,他不在乎日益變形的臉龐,竟讓病情拖了十六年,直到腫瘤重達半公斤,開口說話、咀嚼、吞嚥發生困難,才托著腫大的下巴求醫。

「我手上的刀,不但困難度很高,而且多數都是elective surgery(選擇性手術,意即沒有致命病因,但能改善生活品質,端視病人選擇是否承擔手術風險),健保不給付,所以責任很重,我怎麼能掉以輕心?」賴聖宗解釋,他不在乎手術時間長短,而是要求每一刀都精準,寧可慢工出細活,就像藝術家雕琢名貴的玉石,「藝術家下錯一刀,這塊玉可能就毀了,而在我手上的,是比玉石更珍貴的人呢,」他強調。

1
2
3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