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病毒引起的....為什麼媽媽都說「著涼會感冒」?

志志的醫界奇觀志志的醫界奇觀 撰文者: 劉育志2014-11-28

「醫生,能不能開點感冒藥給我?」蘇先生揉著鼻子問。

「有不舒服嗎?」

「嗯,昨天出門忘記帶雨衣,全身都被淋濕,騎車吹風又有點涼,結果今天一起床就開始咳嗽流鼻水,應該是感冒了。」

「好的,待會兒開些藥給你。」我點點頭,一邊在病歷上作紀錄,一邊說:「最近天氣比較涼,要注意保暖,才不會感冒。」

這一句話我們幾乎是從小聽到大,也經常會掛在嘴邊提醒家人或朋友。雖然總是說得很自然,但是心裡不免會冒出問號,「感冒明明就是病毒引起的,跟寒冷到底有什麼關係?」

「著涼容易感冒」究竟只是婆婆媽媽的嘮叨碎唸,抑或真有其事?

會造成感冒的病毒有很多種,諸如鼻病毒、腺病毒、冠狀病毒、流感病毒都很常見,這些病毒造成的症狀大同小異,大概就是頭痛、發燒、咳嗽、流鼻水和肌肉疼痛。教科書上往往會提到病毒的流行具有季節性,在寒冷的冬季較多,在溫暖的夏季較少。對於此種現象,最常聽到的解釋是說「天氣寒冷時,大家待在室內的時間增加,人群聚集使病毒順利散播,而爆發流行」。這種說法似乎有點道理,不過恐怕無法讓所有人信服,因為「擁擠」早已是都市人生活的常態,從捷運、公車到學校、辦公室,隨時都是熙熙攘攘,全然非關寒暑,感冒流行顯然不能單純靠「擁擠」來解釋。

私底下我們針對「著涼與感冒」討論過很多回,不信邪的王醫師斬釘截鐵地說:「感冒是病毒造成的,與寒冷一點關係都沒有,更不可能因為吹吹風就生病,會產生這樣的連結只是種誤解罷了。」

王醫師舉出例子說明,「當我們吹風時,可能會因為吸入灰塵、花粉或冷空氣而開始打噴嚏。因為感冒會打噴嚏,吹風也會打噴嚏,所以我們很容易就將『吹風─打噴嚏─感冒』聯想在一塊兒,不過實際上打噴嚏只是種反射不必然等於感冒。另外,因為身體在發燒之前,我們會畏寒發抖,雖然畏寒是病毒感染造成的,卻會讓人將『寒冷─發燒─感冒』湊在一起。久而久之,『吹風著涼導致感冒生病』的誤解就成了共識,再經由婆婆媽媽的嘮叨碎唸代代相傳。」

王醫師說這些話也是有根據的,過去曾經有學者想要探討環境溫度與感冒之間的關聯便著手進行實驗。他們請受試者待在不同溫度的環境下,評估其受到感染的機會,結果顯示兩者間沒有顯著的相關性。

雖然當年的實驗不認為溫度與感冒有關,但是經過了幾十年,這個話題依舊讓人感到好奇,於是有人進一步去探討呼吸道對於病毒的防禦機制。我們的呼吸道上皮具有纖毛,規律擺動的纖毛能夠排送呼吸道表層黏液。由上皮細胞所分泌的黏液能夠黏住空氣中的灰塵、細菌、病毒,並將其排出。可以想見,當纖毛功能較差時,呼吸道黏液流動較慢,病原體便有較高的機會侵入體內。研究人員拿小牛作實驗,將牠們放在攝氏2~4度或16~18度的環境中。結果發現,暴露在低溫環境3天之後,小牛鼻黏膜上黏液的流速變慢24%[1]。這樣的改變可能使感冒的機會上升。

2007年,微生物學家由動物實驗發現,較低的溫度與相對溼度有助於流行性感冒病毒藉著飛沫散播[2]。這項發現是流行性感冒好發於冬季的可能原因之一。

1
2
單頁閱讀
志志的醫界奇觀

志志的醫界奇觀

查看全部

劉育志

劉育志,1978年生,是外科醫師也是網路宅。對於人性、心理、行為與歷史有許多的好奇。於《皇冠雜誌》與《蘋果日報》撰寫專欄,並與白映俞醫師一同經營《好奇頻道》。
網誌:《外科失樂園》 http://www.chihchih.net/
粉絲專頁:http://www.facebook.com/chihchihworld
電子郵件:chihchihworld@gmail.com
著作:
2007《外科失樂園》平裝本出版社(筆名:小志志) 
2012《刀下人間》時報文化出版 
2012《醫療崩壞─沒有醫師救命的時代》貓頭鷹出版(合著) 
2012《醫療崩壞─烏托邦的實現與幻滅》華成出版 
2013《公主病,沒藥醫!》華成出版 
2013《護理崩壞》貓頭鷹出版(合著) 
2013《刀下人間》盛大文學出版(簡體版) 
2013《臺灣的病人最幸福》臺灣商務出版
2013《玩命手術刀:外科史上的黑色幽默》商業周刊出版
2014《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貓頭鷹出版
2014《肚子裡的秘密》臺灣商務出版
2015《醫龍物語》活字文化
2015《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2》貓頭鷹出版
2015《圖解婦幼生活醫學:日常保健一看就懂》木馬文化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