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賴其萬醫師:醫病平台,重建彼此的尊重與信任

近五年來,我聽到有些滿懷興奮進入醫學領域的學生,因為看到老師、學長在醫療之路遭遇令人心寒沮喪的打擊,而漸漸希望幻滅,甚至發出「悔不當初」的感慨;我也聽過有些年長的醫學生提出各種理由,勸退將來想報考醫學院的學弟妹。此時,不由得令人擔心,如果台灣聰明又有愛心的青年,再也不選擇醫療這條路,那麼台灣大眾將來會得到哪種品質的醫療照顧?

回國十幾年來,在醫學教育上,我看到各醫學院為培育良醫而努力,當我有機會訪問各教學醫院時,也常由學生口中得知,他們感動於典範老師兢兢業業地為病人服務。然而看到台灣醫界目前內、外、婦、兒「四大皆空」的事實令人擔心,我們再也不能不進一步追問,到底是怎麼樣的醫療政策、醫療系統、醫療環境,導致多少曾經充滿理想進入醫界的新鮮人慢慢改變初衷?

半年以來,我們幾位有心人:老、中、青三代共七位醫界人士,以及三位「非醫界」人士(一位是身為病人的文學家,一位是病人家屬的音樂家,一位是常常幫忙病人與家屬的神職人員),幾次聚談後發現,我們急需在台灣重建醫病間彼此溝通的平台,期待透過了解問題的癥結,而恢復台灣曾經存在醫病之間的尊重與信任。我們深知醫病關係確實不同於一般人際關係:醫療人員與病人、家屬在醫學知識有相當程度的鴻溝;彼此首次的接觸通常是因為病人病痛在身、有求於醫生的不對等關係;醫病間有時涉及隱私;疾病的預後含有不確定性;以及有些醫療環境(尤其是急診處或加護病房)醫病之間更加緊張。台灣還有其特殊性,包括中國、日本的父權思想影響台灣人對醫師的看法,及民眾相信西醫、中醫、民俗療法等差異相當大的醫療理論,最後還有台灣全民健保的影響,種種因素下,台灣的醫病關係與國外不盡相同。

我們的目標是促成醫病雙方展現誠意,讓對方了解各自的立場情況,降低醫病之間認知的差距,從而改善民眾的就醫態度以及醫師的看診行為,期待能夠減少醫病之間的誤解和糾紛,並因而帶動醫療政策(如健保的給付制度、審核制度、轉診制度,以及研究如何改善目前醫療人力之嚴重不足)、醫療環境(如醫療機構業績的壓力與醫療品質的不相容、「血汗醫院」現象)、醫療系統 (醫學院與教學醫院需更重視醫師用於教育的心力)以及醫療品質的改善。

我們的第一個工作就是建立「醫病平台」的專欄,期待這個平台的「平」字,代表醫病雙方在此可以平等的對話,讓醫療人員真正了解病人及家屬在想什麼、期待什麼,或是對過去的就醫經驗有哪些感激或遺憾,同時也讓病人與家屬有機會了解醫療人員行為背後的想法和邏輯。我們希望在這個可以促進醫病互相了解的共同園地,讓雙方看到自己的盲點,改變個人的醫療行為,並透過蒐集議題,進而從政策和教育著手,改善台灣的醫療環境。

我們希望各醫療專業人員,包括醫師、護理、藥學、營養、醫學檢驗與生物技術、公共衛生、職能治療、物理治療、社工、臨床心理、諮商心理、呼吸治療、助產、語言治療與聽力等,都能夠在這平台上分享您所經歷過的醫病之間問題與個人看法。在當今科學發達、高度分工的醫療環境,不同醫療專業成員的重要性,以及彼此的尊重與合作,是「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所不可忽視的要素。

我們更希望在此聽到病人、家屬,以及社會大眾過去的醫療體驗、溫馨的感受,可以讓我們見賢思齊;不理想的地方,可以讓醫療人員虛心檢討而改善。同時我們期待聽到社會大眾對醫療的期待,包括醫療的可近性、醫療人員的服務態度、醫院的管理與政府的醫療政策。這些都將會提供醫療服務的醫院、培養醫師的醫學教育機構或更高的政府單位非常重要的資訊。

我們衷心希望在這醫病共同的園地,以真實的故事打破醫病之間的藩籬,幫助彼此了解不同立場的感受。我們期待可以在避免人身攻擊或個人標榜的氛圍下,進行建設性的討論,從而增進醫病之間彼此的尊重與信任。我們冀望聽到醫療人員分享,他們如何鼓勵病人願意向照護者傾吐他們的感受,增加病情的了解,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得到最好的成果;也希望聽到病人與家屬分享,因為生病而產生的情緒壓力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如何改善醫病關係的意見。透過傾聽雙方的看法和感受,進而能夠領悟醫生固然要有醫德,但病人也要有「病德」,如此才能有醫病雙贏的理想醫療成果。

我們更期待,在這專欄大家可以分享一些困難的醫療情境:醫療人員對醫療失誤如何據實以告、道歉,而得到病人與家屬的諒解;在病人面臨生命末期時,如何鼓勵病人、家屬與醫療人員坦誠相見,而使病人能自主地規畫有限的人生,同時也可以避免無用醫療的資源浪費,與無意義地延長病人痛苦的殘忍。同時我們也期盼台灣社會大眾可以更積極地參與培育未來好醫師的工作,願意以你們的病痛,教導醫學生培養對病人痛苦的敏感度,而學習到醫療的精粹。最後我們希望透過這個醫病平台,促使台灣的媒體了解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強傳播正確醫療知識,以及杜絕不實醫療廣告的重要性,期待媒體能夠製作更多促進正向醫病關係的節目。

本文獲「醫病平台」授權轉載,原文出處《民報》

專欄簡介_醫病平台

由老、中、青醫師及非醫界朋友發起的「醫病平台」,期待藉此促進醫病相互理解,降低醫病認知差距,減少誤解及糾紛,找回醫病之間尊重與信任的美好。期改善醫師診療行為、民眾就醫態度,進而帶動改善醫療政策、環境及品質。歡迎各界踴躍投稿、討論齊進步。

如蒙賜稿,請寄:DrPtPlatform@gmail.com,文章字數 1500-2000。

因篇幅有限,本報保留刪節權,一經採用,刊出後奉上薄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如欲以筆名發表,煩請註明筆名與真實姓名)、簡單的自我介紹、身分證字號、通訊及完整戶籍地址(包括里或村、鄰)、聯絡電話和電子信箱,以及銀行(註明分行)或郵局帳號,若要捐出稿費也請附上受款單位及帳號,也可直接贈與「醫病平台」。

專欄文章列表>>

醫病平台

醫病平台

查看全部

醫病平台

由老、中、青醫師及非醫界朋友發起的「醫病平台」,期待藉此促進醫病相互理解,降低醫病認知差距,減少誤解及糾紛,找回醫病之間尊重與信任的美好。期改善醫師診療行為、民眾就醫態度,進而帶動改善醫療政策、環境及品質。歡迎各界踴躍投稿、討論齊進步。歡迎賜稿!

如蒙賜稿,請寄:DrPtPlatform@gmail.com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