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分12秒

年紀大就逃不過糖尿病?4類人是高風險群!醫師教你:每天1動作降糖不傷膝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陳宛欣 整理2025-06-23

台灣糖尿病盛行率全亞洲最高!八人中就有一人中鏢
有糖尿病壽命比較短?最新研究結果顛覆你想像
糖尿病其實是「時間賽跑」:目標是越晚得到越好
運動真的能取代藥物嗎?醫師這樣說
年輕得糖尿病怎麼辦?掌握4原則確定能逆轉
走路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運動!
糖尿病的關鍵不是怕得病,而是「越晚發病、越早控制」

{DS}

🎧 通勤、做家事,【下載】Podcast 《健康問良醫》,讓您健康輕鬆聽 ❗

糖尿病一直被視為慢性病中難以完全逆轉的疾病,尤其是當糖尿病與肥胖共存時,更讓許多醫師在診間搖頭。但你知道嗎?即使是糖尿病合併肥胖的「糖胖症」患者,也可能在適當的運動與生活習慣改善下,不依賴藥物也能逆轉病情!良醫特別專訪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的石光中醫師,告訴大家究竟糖尿病原因為何、又該如何逆轉及預防。

台灣糖尿病盛行率全亞洲最高!八人中就有一人中鏢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台灣20歲以上成人中,每8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盛行率高達12.4%,更別說還有更多處於「糖尿病前期」的隱性高風險族群。

哪些人屬於高危險群?以下幾項是糖尿病的警訊指標:

  • 家族中有糖尿病病史(如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等)
  • 年齡超過40歲(胰臟功能會隨年齡下降)
  • 體重過重或肥胖,特別是年輕肥胖族群
  • 糖尿病前期的指標:空腹血糖介於100–125mg/dL、飯後血糖140–199mg/dL

醫師提醒,別以為自己年輕就沒事,現在糖尿病早已「年輕化」,不少二十幾歲、三十出頭的年輕人,一來就被診斷出糖化血色素超過10%,必須立刻打胰島素控制。

有糖尿病壽命比較短?最新研究結果顛覆你想像

傳統觀念總認為,糖尿病會縮短壽命。但石光中醫師分享一個驚人的新發現,日本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在「醫療資源妥善照顧」下,平均壽命竟比沒糖尿病的人還要長,這背後有幾個原因:

  1. 糖尿病患者受到更積極的健康教育與個案管理
  2. 病人自覺較高,服藥規律、定期回診
  3. 家庭支持度強,糖尿病知識傳遞明確
  4. 衛教與政策資源集中投入慢性病管理

但要注意,這是有「好好控制」的糖尿病病人才能享有的結果,絕非放棄治療後的自然走向。

糖尿病其實是「時間賽跑」:目標是越晚得到越好

糖尿病不是完全不能得,而是「越晚得越好」。舉例來說,65歲以後才罹患糖尿病的人,數據顯示與沒糖尿病者相比,壽命大約只少了10個月,影響極小;但若在20幾歲就確診,等於長達幾十年都在與併發症拔河,風險與負擔都高上許多。

因此,糖尿病的重點不只是治療,而是「延後發生時間」、「在早期介入控制」,甚至有機會在年輕時完全逆轉病情!

運動真的能取代藥物嗎?醫師這樣說

在診間最常遇到的就是糖胖症病人,他們血糖高到藥物、胰島素都快無效,讓醫師備感棘手。但石醫師明白指出:其實最有效的方式,不是藥,是「運動」。為什麼運動對糖尿病如此重要?

  • 增強胰島素敏感度:讓身體更有效利用胰島素代謝血糖
  • 幫助消耗多餘糖分:減少轉換為脂肪儲存
  • 中斷惡性循環:減重→血糖下降→行動力提升→更能運動

他甚至在榮總任職時,要求病人從病房走到診間再走回去,光這一趟就能有效降低血糖。病人一看到效果,就更願意配合。

延伸閱讀:台灣40+注意》為什麼BMI24以上,就要小心糖尿病?若是糖尿病友,小心變成「糖胖症」!

運動時機怎麼抓?

  • 飯後1~2小時最適合運動,這時血糖剛開始升高,運動可幫助代謝。
  • 血糖需先測量,控制在100~250 mg/dL再運動最安全。
  • 低血糖風險患者應隨身攜帶糖果、葡萄糖粉與血糖機。

年輕得糖尿病怎麼辦?掌握4原則確定能逆轉

最讓醫師鼓舞的,是那些年輕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他們雖然初診糖化血色素很高,需要打胰島素,但若願意配合治療與減重,經過一段時間,完全脫離胰島素、甚至停藥、恢復正常血糖的案例並不少見。這類患者的逆轉關鍵包括:

  1. 願意接受胰島素初期密集治療
  2. 積極控制體重與飲食
  3. 建立長期規律運動習慣
  4. 定期追蹤糖化血色素與血糖值

醫師提醒,痊癒並不代表「從此想吃就吃」,若體重再度上升、飲食失控,糖尿病仍有可能復發,甚至更難控制。

延伸閱讀:吃芭樂、聖女番茄血糖狂飆250!70歲嬤靠「連續血糖監測」一個月逆轉30年糖尿病免再打胰島素

走路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運動!

對不擅長激烈運動或行動不便的長輩,醫師強調「走路」就是最簡單的運動處方。自己每天一萬步以上的石醫師,建議病人:

  • 去操場、校園、公園等平坦地方走
  • 視力不佳者可選擇百貨公司、地下街
  • 夏天太熱就走冷氣房裡的安全空間
  • 帶上血糖機與緊急糖粉,提升安全性

走路是不用器材、不花錢的好習慣,配合飲食與規律作息,的確可以幫助逆轉早期糖尿病。

糖尿病的關鍵不是怕得病,而是「越晚發病、越早控制」

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視它、放棄治療,讓身體陷入長年高血糖的風險中。尤其是糖胖症年輕族群,越早發現、越早控制,就有越高機會完全逆轉病情、脫離藥物依賴。

延伸閱讀:糖尿病要看哪一科?有沒有特效藥?平時怎麼吃最好?新陳代謝科醫師解析「糖尿病的5大疑問」

石光中 醫師

現職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學歷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學士
國防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
台北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三軍總醫院代謝症候群防治中心主任
三軍總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
三軍總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國軍桃園總醫院門診部主任
國軍桃園總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
國軍桃園總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
東引野戰醫院主治醫師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新陳代謝科總醫師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林勻熙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