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神水喝起來像尿...」成大醫師賴明亮罹癌告白:明知偏方無效,能救命都願試
名醫罹重病 怨天求神問偏方
病人認為醫師是神,但當重大疾病找上醫師時,由於了解病程發展,清楚醫療極限,致使他們比一般民眾更不願意面對自己變成病人的事實。本刊專訪3位曾與死神擦身而過的醫師,他們同樣會埋怨老天、求神問卜、尋求偏方,抗病歷程的內心煎熬更甚尋常人。
照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陳炯年
輕忽三高 心肌梗塞歷死劫
2012年11月13日深夜,臉書上出現一個「為陳炯年醫師祈福」的活動,短短幾小時就有數千人加入,主角是52歲的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陳炯年,國內知名的胃癌腫瘤外科專家,當時他因急性心肌梗塞倒下,整整昏迷一個月,好不容易醒來,又聽到晴天霹靂的消息:需要等待換心。
幸好這個故事有個完美結局,陳炯年等到了心臟,手術、復健順利,在十三個月後,他重新回到醫師崗位,是國內首位換心的醫師。回憶起這場意外,他坦言其實有機會避免,「我以前不是很乖的病人,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危險因子都有,但我太輕忽了,沒有規律接受治療,加上那陣子工作比較勞累,發生這麼嚴重的事,真的想像不到。」
這個回答令人震驚,因為醫師總告訴病人要「照醫囑治療」,然而當他們是病人身分時,卻不見得聽話。
陳炯年苦笑說:「我以前認為,罹患三高的人這麼多,而且我是醫師,有自信能控制,不覺得這樣的病對我有什麼大問題;但我現在會不斷提醒周邊的人,千萬不能輕忽,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我這麼幸運。」
怕等不到心臟 向太太交代後事
這段恐怖經歷,在陳炯年的記憶中有一段空白,事發前他隱隱覺得胸口不舒服,打電話到醫院,通知要做運動心電圖檢查;下一個場景已經躺在加護病房,家人以及醫院同事說,他昏迷了將近一個月。
「倒下去的過程我全無印象,家人說我送醫時,做過好多次心肺復甦術(CPR),狀況非常不穩定。」陳炯年說,雖然躲過了第一次死劫,但事情還沒結束,醫院同事告訴他,原本的心臟已不堪使用,只能靠心臟輔助器來和時間賽跑,等待換心的機會。
屋漏偏逢連夜雨,國內器官捐贈原本就偏少,陳炯年倒下的那段期間,又傳來一個噩耗,「心臟外科同事原本預計我大約一、兩個月可以等到,結果那時器官來源變得更少,三個多月還沒有消息,我想過可能等不到心臟,但也只能聽天由命,甚至跟太太交代了後事。」
「這種死亡倒數是很煎熬的,醒來後到接受換心手術前,我在加護病房躺了四個月;確定等到心臟的前一周,我感覺心臟輔助器已經發揮到最大極限了,如果再沒等到,還是會走掉。」
自認沒有抱太大希望、也沒有特別失望。陳炯年說,那時心情還算平靜,或許因為身為醫師,他很清楚病情接下來會如何發展,擔心的反而是太太與兩個女兒,但連加護病房都無法離開,他那時充滿深深的無力感。
等器官就像買彩券般,要有運氣,陳炯年的家人也到處替他拜拜、求神,陳炯年說:「當然希望自己是幸運兒,只是神明有時講好、有時講不好,家人也心情跟著起伏。」
回饋捐心天使 吃藥復健不鐵齒
此外,不少醫院同事也常常來替陳炯年禱告,尤其是外科部主任賴鴻緒,本身是基督教的長老,一有空就到病房禱告,講正面的話鼓勵他。「他們那時替我禱告,給我很大的安定力量。以前我比較相信自己,但成為病患後,體認到原來我也需要被幫忙。」原本沒有特別信仰的陳炯年,在經歷這場大病後,開始參加教會活動,現在持續參加賴主任的查經班。
去年三月中旬,陳炯年終於盼到一顆心臟,然而完成換心手術後,諸多考驗才開始。陳炯年說,一開始身體非常虛,除了講話都是氣音,還很容易喘,且換心手術是將胸骨到上腹部劃開,有近二十公分的傷口,他形容一深呼吸,胸口就好像被緊緊綁住般難受。
心臟不是裝進去就能運作得好,還必須搭配復健課程,包括走跑步機、騎腳踏車、做重量訓練,來加強心肺功能,及恢復體力。陳炯年坦言:「復健是很煩的。」可是,他回過頭還是努去完成,除了潛意識希望自己趕快恢復正常,更重要的是回饋捐這顆心的人,「捐心人真的是一個天使,我希望他的心臟在我身體裡面,能過得平安快樂。」
另一項瑣碎的工作,就是吃抗排斥藥。陳炯年笑說,以前自己是沒有配合療程用藥的病人,這次學乖了,「我每天要吃三次抗排斥藥,一開始心裡也覺得很煩,但這是生命線啊,我都有定時吃,沒有遺漏過,不然對不起捐心給我的人。」此外,他也終於按部就班,吃藥控制三高了。
今年一月,陳炯年正式恢復在台大的門診,再度穿上白袍,他的眼神除了喜悅、也有些激動。陳炯年坦言,經歷心臟移植這樣的大手術,許多朋友都勸他退休,以策安全,不過他反而有另一種思考:「我若為了自己著想而退休,捐心給我的意義在哪?如果我還能有一份貢獻,我就該去做。」
感謝醫療團隊 回崗位當陳醫師
「太太也支持我的想法,她希望我除了保重身體,也希望我能回到過去,做陳醫師,那才是我正常的樣子,不然下半輩子只能當病人。」目前陳炯年先恢復醫學院的教學以及醫院門診,至於需要體力的開刀工作,他也沒有放棄,只是衡量體力僅回到原本的八成,還需要一段時間恢復。
對陳炯年來說,要調整的還有個性,除了不再鐵齒、小看三高疾病,他也學著不要讓自己太ㄍㄧㄥ,「我的個性不是太正面,凡事都會設想最壞的狀況,以前若是七個工作天要完成的事情,我會逼自己三天就完成,以防後來出現突發狀況。」現在,他學著讓自己量力而為,發現腳步放慢一點,才能活得比較健康,事情也未必做得比較不好。
陳炯年說,他雖然昏迷一個月,但現在記憶力、醫學知識完全沒受到影響,推測應該是送到醫院後才心跳停止,立刻做了CPR等急救,才沒有因缺氧而留下後遺症;他也不諱言,或許因為自己是台大醫師,才能得到這麼多關注以及資源。
「醫院的醫療團隊盡力救治,加上很多人替我祈福,大家的力量促成這個好的結果。同事說,急性心肌梗塞大概五分之一能救回來;救回來經過治療,能回到正常生活也只有五分之一,我真的很幸運。」
陳炯年倒下的事,在台大醫院引起相當大的震撼,不少醫師因此提高警覺做檢查,結果篩出癌症或是心血管問題,他說:「我現在常常提醒同事,除了醫治病人,別忘了自己也可能是病人,當醫師面臨的風險因子其實比一般人高,不要太自信而輕忽了。」
現職/台大醫學院外科教授、台大醫院外科部一般外科主任 專長/一般外科、胃腸腫瘤外科、超音波醫學、基因體醫學、腫瘤血管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