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發堂」8年高達97人死亡...數百名精神病人背後,有一群不希望他們回家的家屬

Photo Credit: 龍發堂

長期收容數百名精神病患的宗教機構高雄龍發堂,最近爆發嚴重傳染病疫情,引發衛生單位介入檢查,使得幾已被台灣社會遺忘的龍發堂,以及裡頭令人皺眉的照顧方式與生活品質,再度受到輿論關切。

龍發堂於1970年代成立,原本是佛堂,後來住持釋開豐決定收容精神病患,於是台灣各地逐漸有家屬將病患送來,到了1980年代最多曾收容上千名精神病患。2000年,龍發堂爆發肺結核疫情,當時衛生單位曾強制將精神病患轉至正規精神醫療機構安置,很多人以為龍發堂就此走入歷史,沒想到風聲一過,他們繼續收容精神病患,而且照顧品質依然惡劣,導致最近又爆發傳染疫情。

除了肺結核與痢疾群聚感染,高雄市衛生局也發現裡頭的住民死亡率偏高,龍發堂近8年共97人死亡,每年平均死亡人數高於一般精神照護之家,其死亡原因50%以上是營養不良或「外力侵襲致死」,甚至曾在龍發堂看見病患赤裸下體,被鍊綁在床邊

既然龍發堂的居住與照顧品質連基本醫療與衛生水準都達不到,為什麼能夠招來這麼多精神病患?有兩個說法,一是台灣精神醫療做得不夠好,家屬沒其他選擇,只好把人送到龍發堂。二是龍發堂本身對於收容精神病患很有意願,即使台灣精神醫療已有長足進步,他們還是希望從事這樣的工作。

哪一個說法才對?在20到30年前,第一個說法站得住腳,因為那時台灣的醫療院所收治精神病患的量能還不足,家屬如果找不到安置處所,又聽說有一個可以終生照顧、一勞永逸的龍發堂,便會列入考慮。然而到了今天,台灣精神醫療體系已經明顯進步,也有能力照顧所有精神病患,但龍發堂竟然還堅持要照顧精神病患,顯然他們需要精神病患已大過精神病患需要他們。

此外,家屬對精神醫療認識不足或信任不夠,再加上精神醫療體系本身蕪蔓龐雜,以及各單位間的轉銜承接做得不夠好,也是龍發堂可以繼續在台灣社會生存的原因

有人說龍發堂是「台灣特有、難以歸類的精神病患照顧模式」,其實早在十三世紀的英國,就已有神職人員設立收容機構,照顧窮人與精神病患,這機構後來成了著名的貝特萊姆(Bethlem)精神科醫院,至今仍在營運。那時不曉得精神病患生病了,只是出於善心收留,避免他們流落街頭,了十八、十九世紀才開始認識到,精神病患的種種光怪陸離的思想與行為,非因意志薄弱或中邪附魔,而是一種病態表現,於是歐美開始設立精神科醫院。

因為這樣的觀念轉變,連帶使得人們同情精神病患的處境,於是兩百年前左右,法國醫師皮內爾(Philippe  Pinel)首先把精神病患身上的鐵鍊解開,讓他們接受人道照顧,開啟了精神醫療的新紀元。1954年抗精神病藥物在法國問世,許多精神病患的病情得到緩解,使得英美等國開始提倡社區精神醫療,也就是讓所有經過治療的精神病患回歸社區,不要再住在荒郊野外的精神病院,於是在1990年代關閉了最後一所大型精神療養院。

所以說龍發堂模式,乃精神醫療萌發前歐美普遍的照顧模式,絕非台灣特有,只是幾百年過去了,這類模式早已走入歷史,但台灣竟然還保有精神醫療的活化石。何以致之?精神醫療的可近性顯然是癥結所在。 

精神醫療的可近性,可分為醫療資源與病患與家屬的就醫行為兩部分。在精神醫療資源方面,台灣精神醫療體系目前提供給精神病患的照顧模式,依病情輕重與急慢,可依序分為門診、居家治療(醫護至病患家裡診視)、急診、急性短期住院(一到兩個月)、日間住院(從早上留院到傍晚)、社區復健(從早上到傍晚在社區定點參加治療活動)、康復之家(晚上與假日住在社區型單位)、慢性復健住院(一年半左右)、精神護理之家(長期居住,政府有補助)與公費養護(國家負責照顧家屬年邁的精神病患)等等,目前可供長期居住的床位有一到兩萬張,精神科醫師一千八百名,精神科護理師五千多名,還有職能治療師、心理師與社工師等專業人員近千名,可說已建立了夠大夠好的精神醫療體系。 

既然如此,何以仍有家屬與病患得不到滿意照顧?

一、精神醫療體系這麼複雜,每個階段都需專業人員做好轉介與安置措施,一旦有了失誤,便會讓欠缺病識感的病患從醫療體系離開。

二、病患與家屬對精神病仍不夠了解,最常見的迷思是「不吃藥,光靠照顧也會好」,以及「精神病患很危險,住在社區宛如不定時炸彈」,使得有些家屬對精神醫療望之卻步,或者想讓精神病患永遠待在機構裡,不要回家,而這與精神醫療的處理標準有所扞格,久而久之,家屬便對正規醫療失望,轉而尋求其他照顧模式了。

其實以思覺失調症來說,最重要的治療就是確保病患能夠持續服藥,如果藥效不佳或產生副作用,也還有好幾線藥物可以替換,而精神病患的嚴重暴力行為並未比一般人高,家屬與社區民眾不應排斥。在精神病患的照顧上若有任何問題,可向就醫單位的醫療人員反應,或向當地衛生局求助,而非對精神醫療失去信心,甚至不讓病患接受正規治療。

在高雄市衛生局介入處理以後,龍發堂已暫時不再收容精神病患,但過沒多久會不會又故態復萌?龍發堂已經完成階段性使命,未來除非轉型成合法精神醫療機構,否則不應再繼續收容精神病患,這點必須由高雄市衛生局持續把關。

作者簡介_沈政男 醫師

精神科醫師,《壹週刊》、《國語日報》、《女人變有錢》專欄作者

看透台灣—沈政男的時事MRI

看透台灣—沈政男的時事MRI

查看全部

沈政男 醫師

1968年生,台中市人,台大醫學系畢業,精神科醫師,曾獲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現任《壹週刊》、《國語日報》、《女人變有錢》專欄作者,擅長以多重視角評論時事,剖析台灣社會。
個人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hetimerover
部落格:http://blog.udn.com/thegloberover/article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