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最近院所
... 定位中 ...

認識糖尿病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系列】糖尿病慢性病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系列】糖尿病慢性病

糖尿病相關慢性併發症幾乎涵蓋全身各系統,隨著血糖控制不良開始惡化,對生活造成嚴重困擾,甚至危及生命。

與朋友分享:
LINE

文章出處:糖尿病家族
撰  文:台中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  沈宜靜醫師 林建良醫師
     台中榮民總醫院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  林時逸主任

一、腎病變

    糖尿病對腎臟的損傷,是糖尿病友聞之色變的可怕併發症。是目前造成末期腎病與洗腎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在尿液中蛋白質漏失,稱為微量白蛋白尿。微蛋白尿期是糖尿病腎病變防治的關鍵點,當腎臟疾病被早期診斷,此時期有幾種藥物與非藥物方式治療可以防止腎臟疾病惡化。當尿中的蛋白質漏失增加到一定的量,就會在外觀上會看到尿液上浮有泡沫,稱為巨蛋白尿。若腎病變未在早期得到適當的介入與治療,一旦腎臟疾病後期走向不可逆的蛋白尿與末期腎臟疾病,最後進展到腎臟衰竭,就需要進行腎移植或通過機器透析過濾血液,就是所謂的洗腎治療,此時不僅是經濟社會上的重大負擔,對糖尿病友的生活品質也是重大打擊。雖然導致糖尿病腎臟疾病的因素很多,包括基因遺傳,血糖控制和血壓。但糖尿病患和血壓血糖控制越好,腎臟疾病的機會越低。血壓血糖管控與規則回診至關重要的。醫師與醫療團隊可以經由檢查血壓,尿液(蛋白質),血液(腎功能檢測)等,早期診斷,及時介入(包括健康的飲食生活型態、適當的藥物控制血糖血壓、避免有腎毒性的藥物或物質接觸、保護腎臟的藥物…等)避免腎臟病進展與惡化。

二、足部併發症

    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現許多不同的足部問題,長期血糖控制不良導致感覺與運動神經損傷、血循障礙、皮膚變化、結構變形、胼胝等,單純的傷口若不及時處理,也可能惡化進展到潰瘍、截肢等嚴重的併發症。如前述,糖尿病神經損傷可能會過度敏感造成的疼痛難耐,也會以失去感覺表現,通常意味著你可能不會感到腳部受傷而沒有發現。未被注意到的腳傷可能惡化至皮膚壞死及後續感染。另外,神經損傷也可能導致腳和腳趾變形,此時需要特殊治療鞋,若將變形的腳和腳趾穿一般鞋,可能因局部壓迫而導致進一步的傷害。糖尿病可導致腳的皮膚產生變化,腳可能變得非常乾燥甚至龜裂,因此容易感染。潰瘍最常發生在大腳趾的底部,腳側的潰瘍通常是由於不合腳的鞋壓迫而來。忽視潰瘍可導致感染甚至面臨截肢的命運。周邊動脈疾病造成血液循環不良,會使足部容易感染且傷口難癒合。非侵入性的周邊動脈檢查可以篩檢出無症狀的周變動脈狹窄或硬化。吸煙使動脈硬化更快。定期回診,遵循醫療專業的建議進行必要的篩檢,控制血糖、血壓和血脂可以避免後續截肢等嚴重的併發症,截肢對糖尿病友而言,不只是失去肢體,也失去了自由活動與生活自理的能力,對生活品質是沉重打擊,也可能因為活動受限導致血管病變加速惡化,心血管腦血管疾病風險也隨之增加。因此,糖尿病足的防治,在糖尿病慢性併發症中,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三、皮膚病症

    糖尿病對皮膚也會有影響,如能早期發現,大多數皮膚狀況可以被預防與治療痊癒的。常見的狀況包括瘙癢、細菌感染和黴菌(真菌)感染。

  • 局部瘙癢:通常是因為皮膚乾燥或循環不良引起。當循環不良引起的瘙癢以下肢為主。有些搔癢也可能因為真菌感染,需專業治療,不可輕忽。
  • 細菌感染:如毛囊炎、指(趾)甲周圍的感染 (甲溝炎),發炎組織通常是炎熱,腫脹,紅腫和疼痛。多為一些表皮菌造成,最常見的是葡萄球菌感染。糖尿病患若控制不良,比一般人容易發生表皮細菌感染。
  • 黴菌感染(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在糖尿病患並不少見。這種酵母樣真菌感染通常發生在溫暖潮濕的皮膚皺紋中,如:腋窩和股溝、陰道感染。體癬,足癬在糖尿病患也較常見。

糖尿病患者可以透過良好的血糖控制與皮膚護理減少這些感染的機會。盡早接受適當的專業治療可以避免後續嚴重的菌血症與全身性感染。

四、精神方面疾患

  • 情緒障礙:糖尿病除了對身體造成損傷,疾病帶來的不適、生活上的不便、人際關係上的困境、以及對於疾病和相關併發症的恐懼,長期累積,也會引起像是壓力、憤怒、否認、憂鬱等情緒障礙。
  • 失智症:糖尿病的盛行率隨年齡增加,面對高齡化社會,除了器官功能受損造成的失能,失智症也是非常重要的健康問題。造成失智症的原因很多,糖尿病被認為是造成失智症重要因素。過去研究指出,糖尿病患各種失智症的罹病率都明顯偏高。除了糖尿病控制不良,在治療時常面臨的低血糖事件,也是失智症的風險因素,而失智症的患者自我照護能力差,對低血糖警覺也低,更容易發生嚴重低血糖,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相關症狀的警覺性是早期診斷的關鍵,確診則須專業認知功能的評估與相關檢查的佐證。

五、其他

  • 癌症:糖尿病與肥胖可能增加某些癌症風險(如:肝、胰、子宮內膜、結腸直腸癌、乳癌、膀胱癌等)。糖尿病相關癌症與一般族群略有不同,建議糖尿病患依其年齡與性別與國內相關根據流行病學資訊,接受適當的癌症篩檢,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冰凍肩:冰凍肩的特徵是日漸惡化的肩關節疼痛、僵硬、運動受限,這些症狀會是日常生活上許多活動受到限制(如:梳頭、穿衣等),相當惱人。這症狀是慢性發炎所致,糖尿病患比一般人發生率高。根據美國統計資料顯示,10-20%的糖尿病患者受冰凍肩之苦,好發的年齡在40和60之間,女性多於男性。冰凍肩部的治療主要是控制疼痛和物理治療復健,使肩關節運活動恢復正常。嚴重時也可能要考慮手術治療,需與醫療團隊討論合適的治療選擇。
  • 感染症:糖尿病控制不良的患者,會導致免疫力下降,面對許多伺機性感染防禦力比一般人差。除了前述泌尿道與皮膚的細菌及黴菌感染,呼吸道的感染也是常見的狀況。糖尿病患也是感染肺結核的高危險群,慢性咳嗽時,需考慮慢性的呼吸道感染症。
  • 睡眠呼吸中止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與糖尿病以及肥胖症有關,這是一種呼吸障礙,其中當口腔和咽喉在睡眠期間放鬆時,氣道被阻塞,通常超過10秒。未經治療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增加您患高血壓、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還可能因為睡眠品質不良,精神不濟而增加糖尿病患工作相關事故和交通事故的風險。大聲打鼾是一個警訊,若家人發現患者出現大聲打鼾甚至睡眠中呼吸中止的現象,須盡早就醫與醫療團隊確認,避免進一步對健康的危害。

以上提到這許多狀況,都可能是糖尿病相關的慢性併發症,這些併發症幾乎跨越涵蓋全身各系統的健康問題,有許多早期症後並不明顯,因此很容易被忽略。但隨著血糖控制不良病程越長,這些狀況就開始累積、出現症狀、惡化。一旦進展到不可逆,將會對生活功能、品質造成嚴重的困擾與危害,甚至有危及生命的風險,也造成社會經濟很沉重的負擔。因此,糖尿病的影響,可不只是紙上的高高低低無關緊要的數字,若不好好控制,它會默默地蠶食鯨吞病友們的健康,絕對不能輕忽。許多患者擔心藥物的副作用,卻忽視了高血糖本身就不斷地在傷害血管、組織、器官與健康。面對這些健康的隱形殺手,我們須有正確觀念,長期重視血糖控制,定期回診,根據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與專業醫療團隊的個別化建議,接受相關慢性併發症的定期檢測,若有疑慮,可以和醫療團隊討論諮詢病友可接受又最適合的治療策略,一起面對糖尿病,防治相關的併發症。血糖控制是沒有假期的,健康也是珍貴無價的,善用醫療資源與團隊配合治療與篩檢,能幫助病友們讓這條漫長的路更平坦順利。

 

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成立於1997年,多年來努力不懈地推動「關懷血糖、及早發現、積極治療、定期追蹤」的訴求。透過宣導教育,提升國人對於糖尿病防治的認知,鼓勵病友體現「與病為友、正向克糖」的健康生活。

基金會的事功不僅獲得各界高度肯定,也招徠許多志士仁人參與奉獻。我們堅定並恪守「開創引領促進全民健康樂活、秉持專業結合專技推廣科普、從事教育落實病友自我管理、力行關懷打造友好和善環境」的發展方向。

SATW.TJO.18.12.043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