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瘋」也是病? 少年被判關12年精神病院

撰文者: Y. H. Sun2013-05-07

「喔,你是心理系畢業的……所以你能看穿我現在在想什麼嗎?」

身為心理系畢業生,無可避免地,或多或少會遇到這類問題。這種現象就像是當人們聽到有人介紹自己畢業自醫學系,就會爭相上前詢問自己的膝蓋痛是不是關節炎之類的疾病。這是非常自然的聯想——但是太過自然了,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在這樣的自發反應背後,蘊含著怎樣的危險。

朗森(Jon Ronson),知名的作者,在去年三月時,於TED發表了一篇結合圖像與音樂、讓人驚悚不安的演說。在他的故事裡,一名十七歲的少年犯因為聽信牢中獄友的建議,決定扮瘋來逃過他傷害罪的罰則,但問題就在於,他裝得太過神似了,被送入終身監禁的精神病院,而非獄友口中的「舒適的小醫院,護士會送披薩給你吃,你還會有自己的Play Station」。

弄巧成拙地,正常程序下的五年牢獄,變成了十二年的精神病院。

這名少年犯不是沒有嘗試過為自己辯解,畢竟裝病這種事情,大家小時候或多或少都有做過,可能是為了逃避考試、逃避責任,逃避所有你想要逃避但是因為生病就可以躲過一劫的事情——但你知道嗎?這樣的行為被名列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中,是一項著名的精神疾病,叫做詐病(Malingering)。

於是,假裝你不正常這件事,就變成了你不正常的證據。

在演講的最後,朗森透漏了那名少年犯在經過十四年的監禁生活後,獲得釋放,並說了一句讓人惶惶不安的話:「你知道嗎,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點精神病。(You know what, everyone is a bit psychopath.)」只是大部分的人都處於其中的灰色地帶,「然而這個世界不喜歡灰色地帶」。


在社會心理學裡面,有一個名詞叫做汙名化(Stigmatization)。但其實中文翻譯用「汙名」二字並不恰當,因為這往往不是壞的方面,而是指一個被汙名化(必須得承認這是我唯一能將這個名詞中文化的用詞,即使它並非那麼恰當)的人,會將他們自己貼上來自他人眼中自己部分特徵的標籤,進而減少了其他方面的可能性。在〈汙名的社會心理學〉(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tigma)一文中,針對汙名化的介紹和帶來的影響有更詳細的介紹。

就像是,成績頂尖所以上醫學系,醫學系畢業出來當醫生,當醫生賺大錢——將部分的特徵用以概括整個整體。這樣的思考方式並沒有什麼錯,它加速人們的思考速度,節省下很多時間,但進一步來說,這也可以跟偏見(prejudice)和刻板印象(stereotype)扯上關係。這樣的現象常見於日常生活中,往往無傷大雅,雖然可能導致人們發生誤會或等等憾事,但卻是在診斷精神病患時的大忌。

就像朗森談話中的那名少年犯一樣,一旦當他被冠上了精神病患的標籤後,他的所有舉動都將被解讀成「精神病患」的行為。聽起來好像很可笑,但是請試著回想,身為一名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患有過動症,於是當他開始無理取鬧亂跑亂動時,就直接將他歸咎於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錯。反之,當一名四歲兒童情緒不穩大哭大鬧,他身旁的人就診斷他為躁鬱症(Bipoler disorder)。彈指之間,砰!問題解決了。所有「異常」的行為都有了恰如其分又快速的解釋。

但就像這段演講的最後所提到的「灰色地帶」——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黑與白。而灰色地帶,往往是我們「發現複雜、發現人性、發現真相的地方」。

Jon Ronson: Strange answers to the psychopath test [TED Talks, MAR 2012]

衍伸閱讀:Major & O’Brien (2005)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tigma, Annu. Rev. Psychol. 56:393-421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