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年國人罹患人數最多的癌症
楊秋興為何大腸癌復發?
高雄縣長楊秋興,二○○四年十一月健康檢查時,被檢出罹患第一期大腸癌,切除二十公分大腸。今年十月二十八日做例行追蹤檢查時,發現有二十多顆膽結石及大腸局部黏膜肥厚,且有初期細胞變異,日前再切除膽囊及十公分大腸。
大腸管壁的結構,由內而外,可分為黏膜層、黏膜下層、肌肉層和漿膜層等四層。絕大多數的大腸癌,都是在大腸管壁內,先長出大腸瘜肉,經由數年到十年的前癌病期,才轉變成大腸癌。腫瘤會逐漸從黏膜、黏膜下層往下侵犯,若腫瘤只在黏膜或黏膜下層,屬於第一期的大腸癌,只需切除腫瘤,定期追蹤檢查,術後不須做化療,五年存活率佳。
而根據衛生署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已連續兩年超越肝癌,成為國人罹患人數最多的癌症。每年有上萬人,被證實罹患大腸癌,其中近八成會動手術切除,有五成會做化療。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國人罹患大腸癌?以下是邱瀚模醫師的問診。
Q:大腸癌各期會有什麼徵兆?
A:初期的大腸癌,沒有徵兆。若等到開始出現排便次數減少、腹瀉、便秘等排便習慣的改變,便血、解黑便、貧血、體重減輕、噁心或嘔吐,甚至腹痛、腹部有硬塊,通常已是第三期、第四期的大腸癌,已有淋巴結的轉移,五年存活率會降到五成以下。
而根據美國癌症醫學會的統計,過去二十年美國的大腸癌死亡率及發生率,大幅降低主要歸因於大腸癌篩檢的普及,其次是生活形態的改變,如:戒菸,而醫療治療上的進步,僅占一成二左右。
大腸癌在不同病期被診斷出來,後續的治療及存活率,會有完全不同的發展。絕大多數的大腸癌,都是從大腸瘜肉,歷經數年的時間,才進展至大腸癌,若能善用篩檢,找出大腸瘜肉或初期的大腸癌,及早切除,患者的存活率,都相當不錯。
1
2
3
4
單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