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鼾聲大,罹癌死亡率高於一般人
呼吸中止症可從打鼾聲判別?
一項長達二十二年的國際研究發現,有嚴重的睡眠呼吸障礙(編按: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簡稱SDB)者,罹癌死亡率是一般患者的四.八倍;患有中度SDB者的癌症死亡率,則是一般患者兩倍。而睡覺會打鼾,正是睡眠呼吸障礙,最容易觀察到的症狀。
打鼾,是在睡眠時,因為神經及肌肉的放鬆,會讓鼻咽及舌咽部的呼吸道比清醒時更塌陷,當呼吸的氣流通過狹窄的呼吸道產生摩擦,就會發出陣陣的鼾聲。打鼾,不見得是病,但是鼾聲如雷,常會干擾到枕邊人的睡眠。若是鼾聲大作後,突然暫時停止呼吸,更是值得注意的健康警訊。到底有打鼾問題時,該怎麼辦?以下是陳濘宏醫師的問診。
Q:睡眠呼吸障礙,對健康有何影響?
A: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的統計推估,台灣約有五成一的民眾,在睡覺時會打鼾,其中,約有二成五罹患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約占全人口的二%到四%,也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睡眠呼吸障礙疾病。
以台灣二千三百萬人口來說,約有四十萬到六十萬的民眾是此類患者,約有九成九,都會出現打鼾的症狀。當打鼾的聲音越大聲,越有機會因為呼吸道的塌陷、阻塞,在睡眠中暫停呼吸。
為什麼醫學界越來越重視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主要是呼吸中止,可能會導致血壓上升,增加心臟病、腦中風的風險,或因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而提高車禍意外的可能性。倘若每個小時呼吸中止的次數達二十次以上,更會讓兩年內的死亡率,遠遠大於一般人,這也使得「打鼾」,不只會擾亂枕邊人清夢,更是攸關健康的警訊。
Q:出現何種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
A:打鼾不一定是病,但若合併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時,就應該受到重視。成人每小時呼吸中止的次數達五次以上,表示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但如果是小朋友,只要每小時有一次的呼吸中止,就是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這是因為小朋友的器官發展尚未成熟,當有呼吸中止而讓身體缺氧時,就會影響到器官的正常發育。
當家屬觀察到打鼾者,鼾聲大作後會停止呼吸,或白天嗜睡、精神不佳、血壓偏高或血糖控制不好,甚至已有心臟病、腦中風,則可能罹患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機會高,建議可接受進一步的睡眠檢查,在合格睡眠檢查中心睡一覺,就可了解睡眠呼吸中止的情況,以及是否需要進行治療。
有些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會因睡眠中呼吸中止而被口水嗆到,或是呼吸困難而突然坐起來、心悸,常被誤以為是失眠或恐慌症,這些患者不應吃鎮靜安眠藥助眠,因為,長效性的鎮靜安眠藥,反而會加重打鼾及呼吸中止。
而四十歲以上,體型肥胖、脖子短胖、下巴小而內縮、喉嚨裡的扁桃腺肥大、舌頭肥厚的民眾,也較會因呼吸道狹窄而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但特別的是台灣有一群脖子長,但是舌頭肌肉較鬆弛的患者,也會有此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