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ㄣㄣ出不來?小兒科醫師告訴你:害孩子便秘的6大原因

撰文者: 謝宗學 醫師2014-12-23

突然出現急性腹痛到小兒急診室看診的兒童,有很大一部分是 「糞便堵塞」 造成的結果,只要給予適量的浣腸劑幫助糞便排出,就可以立即解除症狀。孩子常發生排便不順的問題,是所有家長共同的煩惱,要解決這個擾人的問題,首先要從瞭解「便秘」開始。

不同的教科書對便秘的定義解釋不盡相同,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對於便秘的定義是「兒童持續兩周以上有延遲或困難排便的現象」,簡單說就是出現以下症狀超過兩周以上就可以說孩子可能有便秘的問題:

1. 不正常的排便頻率

圖片說明兒童各年齡層正常排便頻率(平均值),寶寶出生後頭一星期,每天平均有 4 次大便,之後隨年齡增加頻率漸漸下降,到兩歲時降到每天平均 1.7 次,到四歲時更降到每天平均 1.2 次。一些喝母奶的寶寶很多天才大一次便,有時甚至超過一星期,但只要糞便是軟的,寶寶食慾、活力正常,沒有無法安撫的哭鬧,不算延遲排便。

2. 排便困難

糞便很硬,排便時會哭、會喊痛,甚至肛門口會流血,或是排便過程很久(超過 10 分鐘)。

一般人認知的 「便秘」,通常指的是 「功能型便秘 (functional constipation)」,意思是「沒有客觀病理學證據造成的便秘」。小孩便秘最主要的起因是排便時感到疼痛,進而畏懼排便,最後糞便鬱積在大腸腔內。有很多原因可能導致孩子排便時疼痛:

1. 如廁訓練
2. 生活作息或飲食改變
3. 遭遇「壓力事件」,如被父母責罵、跟同學吵架、課業壓力等
4. 身體剛好有其他疾病,特別在發燒的時候,水份由皮膚大量散失,若沒有補充足夠的水分,糞便會變得堅硬,排便時容易感到腹部疼痛
5. 常常無法順利找到廁所排便
6. 自行延遲排便時間,常見的理由是孩子趕著玩耍或正在上課

當孩子排便時感到不舒服,很容易產生一連串惡性循環。因為害怕疼痛憋住不排便,糞便長時間滯留在大腸腔內,大腸主要的功能是吸收水分,糞便內的水分不斷被大腸吸收,糞便變得更堅硬、更粗大,會讓孩子排便時覺得更加疼痛,變得更不敢排便,糞便停留在大腸內的時間更長,水分被吸收的更多……不斷重複這種惡性循環,便秘的狀況就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1
2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