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更危險!子宮內膜癌6大高危險群

2016-01-04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厚生勞動省推動下,幾乎日本所有的地方單位都以20歲以上的女性為對象,每二年實施一次子宮癌健康檢查。為保護健康,預防女性特有的癌症,希望大家每次都要接受檢查。不過,這項檢查的名稱很容易招致誤解。

正確地說,沒有「子宮癌」這種疾病。子宮會發生的癌症只有子宮入口──也就是子宮頸部會發生的「子宮頸癌」,與孕育新生兒的子宮發生「子宮內膜癌」。原因、症狀、療法各有不同,可說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癌症。日本各地的子宮癌檢查,基本上是子宮頸癌檢查。不過在某些地區針對有需要的對象,也附帶子宮內膜癌的檢查,在接受檢查前請先確認。

對中高齡女性造成威脅的子宮內膜癌

對中高齡女性較切身的是子宮內膜癌,從更年期開始,罹患率激增,到5、60幾歲迎向高峰。子宮內膜是受精卵著床的地方。雌激素會使子宮內膜增厚,等待受精卵到來。不過,如果沒懷孕的話,受到黃體素的影響,子宮內膜會剝落形成月經。也就是說,只要月經週期規律,每月形成新的子宮內膜之後替換,就不會發生癌症。

為提高癌症檢查的受檢率,厚生勞動省與地方單位聯合,除了日本各地的癌症檢查項目,特別放發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的「癌症檢查免費招待券」。子宮頸癌的健檢對象是20歲、25歲、30歲、35歲、40歲。乳房檢查是40歲、45歲、50歲、55歲、60歲。大腸癌檢查是40歲、45歲、50歲、55歲、60歲。

進入更年期以後,停止正常排卵,抑制子宮內膜增厚,導致月經形成的黃體素分泌漸漸停止。另一方面,在完全停經之前卵巢持續分泌雌激素,停經後芳香?(aromatase)以雄激素為材料,合成少量的雌激素。這兩種荷爾蒙如果不平衡,容易導致子宮內膜異常增厚,有時候會出現「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其中20%至25%會轉變為子宮內膜癌。

因此,過40歲以後,就要定期去婦科接受子宮內膜癌檢查。檢查是從子宮頸伸入細長的專用器具採取子宮內膜細胞。另外也有很多醫療機構會加上陰道超音波檢查,可一併檢查子宮狀態。

子宮內膜癌如果發病,早期會有不正常出血。由於與更年期的不正常出血很難區別,要是有疑慮,請立即去看婦科。停經後如果有不正常出血,更要特別注意。子宮內膜癌發病的原因跟雌激素有關,因此容易罹病的類型與乳癌高危險群類似。初經年齡早、停經年齡晚、沒有懷孕、生產的經驗或生育次數少、沒有餵母乳。另外,還有為治療更年期障礙,曾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HRT)單獨服用雌激素。如果是以雌激素搭配黃體素藥物的荷爾蒙補充療法,就不會增加風險。

另外,口服避孕藥可能會提高罹患乳癌的風險,但相反地會降低罹患子宮內膜癌的可能。避孕藥含黃體素能抑制子宮內膜增生,減輕月經的負擔。有肥胖的傾向 如果脂肪細胞擴張、肥大,雌激素的分泌量也會增加。

(本文摘自/要美也要長壽/天下雜誌出版)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優活健康網》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