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情延燒》小兒科醫師:急診室塞爆,到處是哭聲與罵聲,如果這不是地獄,哪裡才是?

撰文者: 謝宗學 醫師2016-03-01
流感疫情持續沒退溫

今年的流感疫情從 1 月底開始升溫,在 2 月春節假期爆發達到高峰,假期結束後疫情略有減緩但適逢開學,到目前仍維持在相對高檔,每天到小兒急診室看診的病人數約為平時的兩倍,非假日時約 100 人次左右,假日時約 200 人次左右,平均留觀床數約 40 ~ 50 床,不管來診人次或留觀床數皆創下歷史新高!

許多生病的孩子無床可躺,只能在輪椅上吊點滴,整個小兒急診室壅擠到連走路都有困難,許多床位只能安排在走道和大廳,不管候診區還是看診區都排滿了病童和家長,醫師被人海包圍,護理師夾縫中生存,在人群的空隙間奔波,孩子的哭聲此起彼落,不時傳出家長不滿久候的抱怨,甚至暴怒的責罵,若這樣的場景不算是地獄,那到底哪裡才是地獄?

A 型和 B 型流感同時流行

這次的流感疫情出現少見 A 型和 B 型流感同時流行。根據疾管署 2016 年第五週的統計資料,A 型流感占了整體流感的 71.6 % ,B 型則占了 28.4 %,A 型流感中 93.2 % 是 H1N1,6.8 % 是 H3N2,顯示主要流行的病毒為 H1N1 A 型流感,其次是 B 型流感。

這次流感症狀不典型

看診時發現這次的流感症狀在兒童身上相當不典型,唯一的共同點是發高燒。很多孩子剛始發病時甚至沒有明顯咳嗽、流鼻水,理學檢查也只看到喉嚨紅腫,但流感快速篩檢卻呈現陽性反應,或剛開始只有高燒伴隨輕微嘔吐和腹瀉,最後的診斷依然是流感。

流感快篩不能當成唯一的診斷標準

如何診斷流感?接觸史和臨床症狀是主要診斷的依據,流感快篩並不能當成唯一的診斷標準,因為它的整體準確率約只有 6~7 成,陽性預測率可以高達 99%,但陰性預測率不高,意思是做快篩若是呈現陽性反應幾乎確定罹患流感,但呈現陰性反應並不能排除罹患流感。

若發病超過 48 小時以上才做流感快篩,準確率還會下修。一般建議做快篩的時間最好在發病後 48 小時內,其中 24~48 小時間做準確率較高。此外,只有罹患流感重症的病人才可以使用健保給付的流感快篩,其餘皆需要病人自費。

流感早期使用抗病毒藥物效果較佳

口服「克流感」和吸入型「瑞樂沙」( 五歲以上才建議使用) 是目前可以有效縮短流感病程的藥物,但它們不是萬能,無法 100 % 治癒流感,甚至連是否能有效降低流感併發症的發生率都存有爭議,然而,除了這兩種類型的藥物外,還真沒有其他藥物可以有效對抗流感,因此,在流感旺季加上併發重症病例眾多的時期,一般還是建議若高度懷疑罹患流感的孩子及早使用克流感。

由於流感快速篩檢的準確率不高,無法單純利用快篩決定是否感染流感,因此政府自104/12/01 到 105/03/31 間, 特別在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中新增兩項條件:

十、 高燒持續 48 小時之類流感患者

十一、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 (係指該就醫之類流感患者,其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

意思是不論快篩結果,只要高燒超過兩天,又有類流感症狀,就可以使用公費抗病毒藥劑;或是只要接觸過疑似流感的病人,本身有類流感症狀,亦可以使用公費抗病毒藥劑。

會不會造成藥物濫用?

有人可能會質疑這樣的使用方式會不會造成藥物濫用?在面對具有高度傳染力、高度致病率、高度併發重症機率的流感疫情,這是不得不為之的做法。

不管是「克流感」還是「瑞樂沙」,越早使用使用效果越好,最好能在發病後 48 小時內使用。兩種藥物發生的副作用的機率都不高,除了共同有但鮮少出現的神經精神副作用外,服用克流感可能出現嘔吐症狀,吸入瑞樂沙可能出現支氣管痙攣和呼吸功能降低的現象。

1
2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