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親生子女,不如1個外籍看護...父母老了都靠他們照顧,是不是應該對他們好一點

今年(2016年)一月,我在國家戲劇院,推出了一部編自春秋左傳典故的歌劇「鄭莊公涉泉會母」。在首演的酒會上,我沒有刻意去介紹與會的文化部長,但我特別請全心照顧我內人的印尼小姐溫達(Winda),站出來接受貴賓們的掌聲。

我們的子女遠在國外,雖經常回來,但路途的確遙遠,平常如果沒有溫達的幫助,我一個年逾75的老人,實在無法隻身照料生病的家人,更遑論要製作如此動員300多人的大型歌劇了。

內人因為感染而必須注射抗生素,有一段時日,要每天兩次往返醫院的內科醫療室去打針,而週末兩天,就得到急診室或找私人診所來幫忙。

在住院期間,醫師和護理師們看出溫達的聰慧,把她訓練成了居家的護理。在出院後,她定時為內人量體溫、血壓和配藥,更重要的,她能作好消毒和注射,免除了我們每天來回醫院的奔波。而本來半年該替換的人工血管(PICC),也因溫達消毒得宜,麻醉科醫師認為還可延用一個月。

我和內人相信,溫達是老天從赤道那邊派賜給我們的天使,而我也覺得,在「醫病雙方的平台」上,應該留有一席,給予這些看似卑微,卻給予我們莫大助力的凡間天使。

有一天,內人與我語重心長地跟她說:「溫達妳回國後,可試著再去護專學校進修,妳會是一位十分優秀的護理師 !」但她說:「我有一位高中同學,成績跟我一樣好,她到醫院做了兩年的護理師,但後來還是到韓國的工廠去做女工,因為收入差太多了!」她的回答讓人十分沮喪。她們的國家,有的是森林、石油、礦產,和豐富的海洋資源,但國民卻得要到國外打工討生活。

在病房中,我們結識到很多不同的「室友」,連帶地,也看到不少照顧病患的印尼小姐,她們因服務的雇主不同,而各有不同的遭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必須辦退院的高齡老人,8個子女沒一個要來繳費辦出院,那位照顧他的印尼姑娘,就像李爾王身邊那位不離不棄的弄臣,一直為老人說笑解悶。她說:她的曾祖母是一位上空的土著,有一天她在一棵鳳凰木下乘涼睡著了,一隻小羊就過來吃她的奶,而曾祖母夢中還帶著微笑,直到一個農夫路過,才把她叫醒…。

這是我所聽過最美的故事,那老人躺在病床上終於破涕為笑,而我們在旁聽著,卻哭了。這就是赤道那邊來的天使,帶給我們的喜悅與幸福。

人在艱困中,才更能聽到其他靈魂的悲歌。透過溫達,我也看到這些外籍看護的辛酸處境:

一位年輕的印尼女孩,新婚不久就來台北當看護,他的郎君也到彰化當漁工,他倆懷著未來的憧憬,希望一起在台灣辛苦工作3年之後,就可回去在鎮上買個店鋪,過他們穩定的生活。

在台灣的他們,有時也趁假日相約見面,但不慎,她在例行體檢中,被驗出了身孕。台灣政府依規定必須將她遣回。他們的計劃變了調,註定要相隔兩地。她被遣回的那天,她的先生因出海未能來送她。她孤獨地坐在候機室,轉身發現有一雙明亮、卻略帶愁悵的眼睛望著她,那是一個秀氣的印尼女孩!交談之下,她們發現兩人被遣返的理由一樣,不同的是,那女孩未婚,而事故發生是因為她的雇主!

另一位印尼女孩,受雇在新莊,她的女主人年紀大,住透天厝,她給這印尼女孩有做不完的工作,稍有空閑還叫她去打掃她女兒的家;但老太太給女孩吃得很少,有時,只叫她一起各吃半個茶葉蛋當早餐。鄰居一位老公公,私下給女孩一些餅乾,卻被眼尖的老婦人看見了,兩人都被她痛罵一頓。這女孩終於忍不住脫跑了。

她逃到淡水,偷偷在一個小餐廳打工,但最後還是被警察逮到,把她送到了宜蘭的移民署外勞收容所。她的姊姊也在台北幫傭,知道了消息,籌了3萬元,坐了火車到羅東去探監(若繳不出錢,所方會安排她們去打工,等累積足夠工錢才遣回,政府和仲介不可能負擔這些款項,包括機票)。妹妹一見到親人就泣不成聲,一再請姊姊原諒,她知道那3萬也是姊姊近2個月的薪水。

姊姊免不了也責難她幾句:Sahra,妳是我們姊妹中最乖、最老實認真的,為什麼會落逃?

「姊姊,我餓!」

妹妹的一句話,兩個女孩一時淚崩,相擁大哭,沾濕了彼此的頭巾。

還有一個印尼的年輕看護,她受雇在基隆,照顧一位半身不遂的老人。基隆雨多,好天氣她就用輪椅,推著老人到公園曬曬太陽。一天,老人的兒子好像嗑了藥,跑來公園要錢,老人說他沒錢,兒子竟出手毆他,這女孩機警地,不停地轉動著輪椅的方向,保護老人不受攻擊。

到了夜晚,那兒子持刀,猛力要敲開女傭的房門,她怕得發抖,連忙用手機報警求救,但對方只叫她:把門窗鎖好。好不容易地,她戰戰兢兢地把工期做滿了。那位聲稱沒錢的老人,在這女孩臨走時,用他半癱顫抖的右手,努力地從他腰邊,掏出了2萬元的新台幣,塞給了這個與他長期共相患難的外籍看護。這女孩雙手拉著兩個行李,卻不時停下來擦拭淚水,她頻頻地回首,直到搭車離去…。

今天,即使我們的長照制度實施了,但若抽離了這些辛勞、甚至犧牲青春的赤道天使,醫病雙方和社會都將承受巨大的壓力,一些病家也可能就會崩解。那麼,我們對於離鄉背井的她們,是否應再多點體恤、尊重、與關懷;對於她們的付出與奉獻,是否也更應多些感恩與報償。

本文獲「醫病平台」授權轉載,原文出處《民報》

專欄簡介_醫病平台

由老、中、青醫師及非醫界朋友發起的「醫病平台」,期待藉此促進醫病相互理解,降低醫病認知差距,減少誤解及糾紛,找回醫病之間尊重與信任的美好。期改善醫師診療行為、民眾就醫態度,進而帶動改善醫療政策、環境及品質。歡迎各界踴躍投稿、討論齊進步。

如蒙賜稿,請寄:DrPtPlatform@gmail.com,文章字數 1500-2000。

因篇幅有限,本報保留刪節權,一經採用,刊出後奉上薄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如欲以筆名發表,煩請註明筆名與真實姓名)、簡單的自我介紹、身分證字號、通訊及完整戶籍地址(包括里或村、鄰)、聯絡電話和電子信箱,以及銀行(註明分行)或郵局帳號,若要捐出稿費也請附上受款單位及帳號,也可直接贈與「醫病平台」。

專欄文章列表>>

醫病平台

醫病平台

查看全部

醫病平台

由老、中、青醫師及非醫界朋友發起的「醫病平台」,期待藉此促進醫病相互理解,降低醫病認知差距,減少誤解及糾紛,找回醫病之間尊重與信任的美好。期改善醫師診療行為、民眾就醫態度,進而帶動改善醫療政策、環境及品質。歡迎各界踴躍投稿、討論齊進步。歡迎賜稿!

如蒙賜稿,請寄:DrPtPlatform@gmail.com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