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不高怎麼辦,打生長激素有用嗎?長庚醫師給父母的5方法
A:孩子的生長曲線是依循自己的軌跡來評估的;也就是說,在測量孩子的生長曲線時,不光只是跟別人比,還要注意自身的比例。目前由國民健康署所公布的「0 ∼ 7 歲兒童生長曲線」,以百分位圖呈現一般孩子的身高、頭圍與體重發展狀況,其中5 ∼ 7 歲的數據,是依據臺灣本土性兒童生長研究結果繪製而成,可以做為家長掌握孩子生長情況的參考。
孩子成長的影響因素是多面向的,包括家族遺傳、營養、睡眠質量、消化系統、甲狀腺功能、生長激素分泌、青春期發育等內分泌失調的問題,實在是非常複雜。一般來說,絕大多數孩子的身高發育在國三過後(約15歲),多已成定局,倘若家長有孩子長不高的疑惑與困擾,建議女孩在國小三、四年級時、男孩在國小五、六年級時,就可至兒童內分泌科評估未來的身高發育情況。
若您的孩子比同年齡孩子矮一個頭以上,或被弟弟妹妹追過身高,或被學校篩選出來建議就醫,都應該帶孩子來看兒童內分泌科醫生。(兒童內分泌科羅福松醫師解答)
Q:想要孩子長得高,打生長激素或用「補骨、轉大人」的藥方有效嗎?
A:生長素是由191 個單鏈胺基酸所組成,分子量大約21,5000,是由腦垂腺前葉所分泌,會呈現脈動的發展趨勢,最大起伏是在睡眠的慢波期(亦即第三、四期),是剛進入睡眠期後30 ∼ 60 分鐘。此外,生長素的釋出,會因睡眠、運動、低血糖、精神壓力,及某些藥物(如levodopa、clonidine、arginine)等而增加。
隨著時代的進步,愈來愈多父母關心自己孩子的身高問題,再加上電視廣告的推波助瀾,父母眼看著孩子長不高而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因而紛紛帶著孩子來門診諮詢,詢問孩子是否出了什麼問題,需不需要施打生長激素等。其實並不是所有身材矮小的兒童都有生長素缺乏症,事實上,真正有生長素缺乏症的兒童是非常少數的;此外,也不是所有長不高的孩子都需要施打生長激素,真正需要施打的是針對生長激素缺乏症或透納氏症候群患兒。
想要孩子長得高,還是要回歸日常的營養攝取與規律作息。至於中醫食補的轉骨、轉大人藥方,並沒有科學上的學理根據。身為內分泌科醫師,我的建議是只要孩子平常的飲食營養均衡攝取,其實並不需要特別進補。除了三餐飲食均衡以外,還要特別呼籲一點,當孩子口渴時請喝白開水,避免含糖飲料的攝取,包括鮮榨果汁、市售飲料等都不建議飲用,因為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生長遲緩的跡象,與同年齡相較之下身高偏低,可帶孩子至兒童內分泌科接受檢查。(兒童內分泌科羅福松醫師解答)
讓孩子長得高的5 個健康生活好習慣
Q:睡眠對孩子的重要性有哪些?學齡期孩子的睡眠時間多久才夠?
A:睡眠是一種基本的生理需求,與飢餓、口渴一樣,都是生存與身體維持正常運作所不能或缺的。睡眠對孩子更是重要,是影響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生長的信使——生長激素,是在入睡後進入深睡期才大量分泌的,尤其在夜間10 點至凌晨2 點間所釋出的生長激素,較非睡眠時期高出三倍或以上。除此之外,在睡眠的過程中,人體的內分泌、荷爾蒙也會進行調節活動,所以睡眠對孩子的生長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