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桿菌到處都有!除了蜂蜜,為什麼地瓜和胡蘿蔔也有問題?爸媽們必知的隱形殺手

好食課好食課 撰文者: 林世航 營養師2017-04-17

我們大學時上嬰幼兒營養時,老師就再三的強調一歲以下的嬰兒是不能食用蜂蜜的,而我也一直以為這件事情是常識,但是這幾天的媒體報導日本發生了自1986年實施統計以來,嬰兒因肉毒桿菌造成死亡的第一例。這起事件是因為這名6個月大的嬰兒,在病症出現前一個月,家人開始餵食離乳食品,其中有些果汁加入了蜂蜜,約估計這名小男嬰每天攝取10克的蜂蜜,在二月中旬開始出現痙攣、呼吸困難症狀,在二月下旬送醫急救後不幸在3月30日身亡,檢驗單位自這位男嬰的糞便與家中的蜂蜜有驗出肉毒桿菌,因此確認為肉毒桿菌中毒。

難道只有蜂蜜有肉毒桿菌的問題嗎?嬰兒有沒有還需要注意什麼事情呢?其實無獨有偶的,在2015年台南也曾經發生過家人製作副食品不潔,推測是地瓜和胡蘿蔔沒洗乾淨,導致一位五個月大的女嬰便秘、四肢無力,呼吸窘迫和血氧下降的問題,幸運的是在送醫後搶救康復出院。(連結)至今,肉毒桿菌中毒的問題並不罕見,在美國每年約會發生70至100例的肉毒桿菌問題(連結)。

到底為什麼除了蜂蜜以外,地瓜和胡蘿蔔也會有肉毒桿菌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肉毒桿菌和這些產品、嬰兒的關係吧。 

來源:dreamstime

肉毒桿菌不罕見,其實到處都有 

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是一種喜歡在常溫、低酸性與缺氧環境下生長的細菌,在生長環境不佳時肉毒桿菌會形成芽孢而呈現休眠狀態,當芽孢遇到適合環境時又會再次活了過來。肉毒桿菌的芽孢並不罕見,而是廣泛存在於大自然中,土壤、落塵等都可以檢測出肉毒桿菌芽孢。肉毒桿菌中毒的元兇,不是肉毒桿菌本身,而是肉毒桿菌毒素。

這種毒素是一種蛋白質,並非由活的肉毒桿菌釋放,而是屬於內毒素存在肉毒桿菌體內,此時是屬於無毒性的前毒素,當肉毒桿菌死亡後會從死菌釋放,再經過蛋白質酵素作用後形成有毒性的毒素。然而,這種被活化後的肉毒桿菌毒素會作用於神經末梢,阻礙神經與肌肉的連結,因此患者會出現呼吸肌痲痹的呼吸困難症狀,也會有四肢痙攣的神經症狀。

肉毒桿菌本體與肉毒桿菌並不耐熱,在高溫下即可殺滅,但是肉毒桿菌芽孢就非常耐熱,在食品加工的滅菌上,就是針對肉毒桿菌而設計的,需要在攝氏121度的高溫下持續30分鐘,才能將芽孢殺死,但一般食品並不會做到如此高溫的滅菌措施,再加上自然環境中大部分都是肉毒桿菌芽孢,所以要防治肉毒桿菌污染,主要是透過減少肉毒桿菌芽孢污染的機會、減少芽孢重新生長兩方面著手,如:原物料與操作人員的乾淨度。

在台南的案例中,就發現製作副食品的地瓜與胡蘿蔔還沾染的泥沙,其中就有可能混有肉毒桿菌芽孢導致嬰兒中毒。其他的方式還有調整食品的酸度(pH4.5以下)、溫度(冷藏冷凍避免生長)等方式來減少中毒危險。

嬰兒與肉毒桿菌的歷史故事 

1976年,文獻首次記載了嬰兒肉毒桿菌的中毒問題。1976年9月超重量級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了第一起個案報告,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醫師發現有2位2至3月齡的嬰兒,因為四肢癱軟無力等問題送醫,而在許多檢查都正常情況下,在其糞便中發現了肉毒桿菌毒素,因此確認了這兩位嬰兒是肉毒桿菌中毒(連結),這兩起個案也正式成為加州第一起被診斷嬰兒肉毒桿菌中毒的案例。

數天之後,另一篇重量級期刊❮刺絡針❯同樣也發表了個案報告,一樣發生於加州,但這次的個案卻有四位嬰兒(分別為8、10、6與13週齡)同樣因為四肢癱軟,呼吸窘迫等問題送醫,醫師在其糞便中都找到了肉毒桿菌因而確認是肉毒桿菌中毒,其中編號1與4號嬰兒的配方乳,都被加入了蜂蜜,雖然在這個蜂蜜樣本中並未檢測出肉毒桿菌,但醫師將蜂蜜列為肉毒桿菌的可疑來源,並建議加州地區的家長,不要餵食6至13週齡的嬰兒蜂蜜,避免肉毒桿菌中毒問題(連結)。備註:現在是不建議一歲以下嬰兒接觸蜂蜜產品。

1
2
單頁閱讀
好食課

好食課

查看全部

營養師

好食課為一群具有食品、臨床、諮詢與保健產品背景的營養師所組成,我們的核心使命為《食育》,將食品營養的知識分享給你們,促進大家的《健康》,達到《好生活》的目的。

網站:http://nutrition28.pixnet.net/blog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earneating/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