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生誘拍121名國中小女童裸照...精神科醫師:「戀童癖」可怕之處就在幾乎無法矯治
圖/刑事警察局提供
一名即將就讀研究所的年輕男子,四年來透過網路,誘騙上百名國中小少女傳送裸照給他,最近遭到逮捕,他態度鎮定坦承「就愛未成年,不愛成年的」。事件曝光後有媒體以「蘿莉控」稱呼該名嫌犯,其實比較精確的描述應該是戀童癖。
戀童癖是一種性偏好異常(paraphilia),主要診斷標準是持續超過六個月,對未發育之人(通常未滿13歲)產生性幻想、性衝動或性行為;至於蘿莉控,則是日本人發明的名詞,乃蘿莉塔情節(Lolita complex)的縮寫,用來描述對於未發育少女的偏好與興趣,後來也被用來指稱這類動漫畫,或偏愛這些動漫畫的人。蘿莉塔是納博可夫的小說《蘿莉塔》的小女主角。
問題來了。新聞中的準研究生拍了那些照片以後,拿去做什麼?就只是純觀看嗎?有沒有因此引發性慾而做出其他事情?除了索取裸照,有沒有或想不想進一步發生性接觸?以蘿莉控稱之,給人一種「只遠觀不褻玩」的印象,實際狀況恐怕值得進一步關注。
確實,戀童癖與性侵兒童並不相同,有不少戀童癖者並未直接侵犯兒童,然而這些人至少都會觀看以兒童為主角的色情圖片或影片,而這類片子都是透過剝削兒童而來,因此這些人等於間接侵犯了兒童。更進一步來說,這類人看了那些片子而有了性衝動,就容易把自己推向犯罪邊緣。所以說蘿莉控並非只是愛看小女孩的裸體那麼單純,而是實質上等同於戀童癖的性心理表現。
這件新聞之所以引人注目,在於何以一個堂堂準研究生,會做出這等猥瑣之事?那是因為戀童癖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病態特質,不管你學歷多高、職業為何,那樣的慾望都會三不五時冒出,難以抵抗。新聞中的嫌犯被捕後說,「這個世上不會給犯錯的人第二次機會,可不可以判我死刑?」媒體說這是懊悔,其實正好相反,這句話透露了他對此種慾望的臣服與無力感。
戀童癖最惡名昭彰之處,就是幾乎不能矯治、不會斷根,然而這不代表治療沒用,因為戀童癖有好多種,有些透過治療可以減少侵犯兒童的行為發生。
最典型的戀童癖是所謂固著型戀童癖。小學時代每個人都喜歡小男生小女生,等到青春期到來以後,就會對尚未發育的兒童失掉性方面的興趣,轉而喜歡已經發育的身體,然而卻有極少數人,永遠停留在那樣的性心理發展階段,即使自己已經長大,依然偏好小男孩小女孩,而這樣的人就會成為固著型戀童癖者。
固著型戀童癖者從青春期開始就出現此等傾向,這些人不喜歡大人,無法對成熟身體產生性慾,只對小孩有「性趣」。他們為了滿足性慾,會費心展開討好、追求、邀約的舉動,就等對方願意交往。這類人未必會傷害小孩,就只是把對方當成情人一樣對待,甚至在他們的幻想裡,相信自己能帶給對方愛情與快樂。這類人往往認為自己在性方面就是小孩,而且小孩也能擁有性愛。
從固著型會產生兩種變形,一是引誘型,另一是虐待型。引誘型戀童癖者也對大人沒興趣,也會對小孩示好,不同之處在於他們刻意散發魅力,誘惑小孩,一個又一個,或許想要藉此證明自己的吸引力。虐待型則有暴力傾向,他們除了性侵小孩,還會攻擊、殺害,甚至分屍,令人髮指。
相對於以上三種根深蒂固的戀童偏好,另有一類是所謂的情境型戀童癖,也就是原本對成人有性慾,甚至也有成人性伴侶,但因為環境與心理因素的影響而出現戀童癖。這類人通常在成年,甚至中老年以後才出現戀童行為。絕大部分戀童癖都屬此類。
情境型戀童癖又分為四種。一是退化型,也就是原本有成人性伴侶,但因壓力挫折、自尊受創或社交困境,而退化到喜歡小男生小女生的階段。二是無差別剝削型,這類人愛操控壓榨別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對大人與小孩都是如此,就看何者方便,因此受害者經常是周遭兒童。三是無差別性偏好型,他們是性愛雜食動物,慾望旺盛,大人小孩通通塞入口中。四則是匱乏型,意指智能、社交能力不足,無法發展正常親密關係,只能投向矮自己一截的兒童。
為什麼會產生戀童癖?原因不明,但可能與遺傳及成長過程都有關。研究發現,戀童癖者常有童年被性侵的經驗,也容易有反社會人格。
新聞中的準研究生之所以能接觸這麼多受害者,都因網路太過便利。社群媒體的出現,讓原本害羞、退縮、不善言辭,甚至其貌不揚的人,可以躲在螢幕背後,以假身分、假模樣接近兒童,取得信任,進而伸出魔爪。兒童因為正在追求自我認同,也對愛情充滿憧憬,特別容易輕信網友的甜言蜜語。一般來說,戀童癖者都會同時對多人下手,但要像新聞中的準研究生「收集」這麼多受害人,並不常見,背後或許有操控與誇耀的心理需求存在。
精神科醫師,《壹週刊》、《國語日報》、《女人變有錢》專欄作者
看透台灣—沈政男的時事MRI
查看全部沈政男 醫師
1968年生,台中市人,台大醫學系畢業,精神科醫師,曾獲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現任《壹週刊》、《國語日報》、《女人變有錢》專欄作者,擅長以多重視角評論時事,剖析台灣社會。
個人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hetimerover
部落格:http://blog.udn.com/thegloberover/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