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威脅孩子的父母 起因童年未受滿足

撰文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2018-10-17

上述的案例,「受到親子角色逆轉」的孩子是大學生,因此不算太嚴重。這個實例可以讓大家瞭解「親子角色逆轉」的心理過程。孩子還小,日常生活總是黏著雙親,在這樣的日常生活中,若「親子角色逆轉」進行了幾十年,那就很嚴重了。上述案例中的「親子角色逆轉」,在程度上,即便沒有像那位母親一樣背負著不幸的過往,一般父母也有可能會出現類似的情形。

多少都會有陷入「親子角色逆轉」的時候

相較於一般人可能會出現的「親子角色逆轉」,本書將針對精神官能症的「親子角色逆轉」做說明。也就是說,「親子角色逆轉」可以想成兩種情形。那就是有強烈精神官能症傾向的人,與心理健康的人都同樣會出現這種情況。最嚴重的精神官能症患者出現「親子角色逆轉」時,對孩子來說簡直是地獄。而且不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會意識到那是地獄。

父母會覺得自己是理想的父母,孩子也會認為父母很完美。因此實際上是處在地獄的雙親,媒體描述他們是在寵溺孩子。媒體只是將父母因不安而渴求的一體感,誤以為是愛。本章所敘述的「親子角色逆轉」不是精神官能症型的「親子角色逆轉」,而是很多人都體驗過的類型。

由於父母不是完美理想的人,所以根本不會有完美理想的父母。這麼一來,可以說只要是人,多少都會有陷入「親子角色逆轉」的時候。孩子在撒嬌,母親想滿足當下正在撒嬌的孩子,但是母親因一時疲憊而沒有做。可是「等一下再回應」並無法滿足孩子。養育孩子在就是孩子在索求某件事時,父母一定要在當下立即回應。

「親子角色逆轉」時 威脅孩子要拋棄他們

但是,如果父母的心理還處在五歲幼兒期,想要他們當下為孩子付出將會很困難。父母也希望孩子能體諒自己的心情。等到孩子長到十五歲,會希望父母能體諒自己是處在反抗期的心情。但是心理還是五歲幼兒的父母,卻反過來希望孩子體諒自己的心情。「親子角色逆轉」成功,孩子順從了,雖會照著父母說的去做,但也會有所反抗。

孩子反抗的方式有各種各樣。有的會直接反抗,也有的會採取不去學校這種型式的間接反抗。「蘇珊拒絕去上學,這是在對威脅要拋棄孩子的母親所做出的反應。」「親子角色逆轉」時,母親其實是很寂寞的。其實母親是害怕被拋棄,才會威脅孩子要「拋棄」他們。當然,母親並沒有意識到這點。

父母威脅孩子 表示心理上處於孤立狀態

「在許多兒童拒絕上學的案例中,關於父母脅迫的效果方面,已經採用新觀點來看待公布出來的許多報告。例如E. Klein(1945)年案例報告中,記載有些父親或母親威脅要離家出走;或是有些孩子的父母會威脅孩子,若沒禮貌,父母就會生病或死亡。」父母會做想對自己父母做的事,可是若孩子不開心就會生氣,因此會威脅孩子。

父母威脅孩子,當然表示他們基本需求沒得到滿足,同時心中懷抱對孩子與配偶的憎惡感,雖然是一個家庭,但心理上卻是處於孤立狀態。乍看之下很好的母親,卻有些厚顏無恥地入侵孩子的心裡。這些父母藉由脅迫孩子的方式,想輕鬆讓孩子成為自己期望中的樣子。

若孩子不聽話,父母會自我詛咒的說:「你的好爸媽會死唷」。而孩子們因父母會死而心情激動,於是父母能夠藉此確信自我的存在。對這些父母來說,沒有所謂的自我。「親子角色逆轉」的父母會藉由孩子的反應來滿足自己對愛的渴望,並從中感到安心。

過去未被當成孩子對待 宣洩童年時期的遺憾

「在母親(或是父親)沒有察覺的情況下,由於自己過去沒有被當成孩子對待,或是即便如今一切為時已晚,她仍想要滿足『得到充滿愛的照顧』這個曾經失去的願望。同時,她也不想讓孩子與朋友遊戲或是參加學校的活動。別說是寵愛了,這樣的孩子由於長久以來一直處在無法滿足基本需求的狀態中,因為母親『我都是為了孩子』、『我把一切都給了孩子』,所以孩子連表二那種情況是不合理的自由都沒有。」一言以蔽之,「親子角色逆轉」的父母會藉由自己的孩子來宣洩童年時期的遺憾。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