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名醫」爸爸到學校「丟臉」的孩子...心理諮商師:如果可以愛,誰會選擇恨?
那一年,我遇到這個孩子。因為頻繁與師長衝突,所以被轉介到輔導室來。
孩子的父親是某醫學中心的「名醫」,並且很受院長器重,大大重用;母親則是中學老師,剛退休不久。
「父老子幼」的狀況,很容易被簡化問題為「因為老來得子,所以過度寵溺」。
但這個家庭長得不太一樣。
「培養獨立」的善意,造成意外的疏離
有別於很多獨生子女的家庭,這對父母雖然老來得子,卻對孩子要求極為嚴格。父母感受到自己年紀日漸老邁,一直有個焦慮:「我們可能來不及確定孩子可以成家立業,照顧好自己,就得離開他身邊。所以要提早訓練他獨立自主的能力,不容依賴,而且最好夠優秀、夠突出!」以為這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孩子也的確不負父母期望,自小品學兼優,直到上了高中,一切開始變得不同。
讀明星高中的孩子,向來容易遭遇「成績優異的光環,從此不再」的失落。四十個來自各國中前三名的孩子,只會有三個得以繼續維持這樣的光環,其餘的三十幾個孩子,就像墜落凡間的天使般,開始感受現實世界的殘酷,一不小心還會摔得血肉模糊。
就像這個孩子一樣。
雖然孩子心裡很渴望與父親靠近,父親也本該是孩子的偶像,但在年幼時,父親卻常常不在家。只要一在家,「嚴厲父親」的角色鮮明,看到孩子有哪裡做不好、成績退步,除了懲罰孩子之外,也會不斷數落媽媽「沒教好」。尤其是孩子上了高中,成績光環不再之後。
「老師,不能怪他啦!我們父子倆根本沒有『感情基礎』,他可能連我今年念哪一班都不知道,哪會知道可以關心我什麼事。」孩子的語氣裡盡是嘲諷與戲謔。
說來諷刺:父親一直在我面前強調「我很重視孩子的品格教育」,然而據孩子所說,他從父親身上學到的,是「自己沒盡到責任,卻一直怪別人」的身教。於是,從高中開始,跟著爸爸一起加入「指責媽媽的行列」,並習慣把責任往外推,認為都是別人的不對。
說到爸爸,他總不以為然,忍不住用鼻孔哼氣。上高中後,更「進化」到出現各種重大違規,即使知道放學回去後,會被修理得很慘,但是只要一想到可以讓貴為「名醫」的爸爸來到學校「丟臉」,他就覺得很值得。
孩子的心理決定
這些年來,他默默在心裡做了決定:我過得並不好,而且我要想辦法讓你們知道,讓你們也不好過。
他常常用具有「破壞性」的方法,透過在校園裡大小過錯不斷,進出教官室與學務處像在走自家廚房一樣,讓父母疲於奔命,一天到晚接學校電話。
有一次,爸爸被學校約談後,孩子主動來找我,一派輕鬆。
「你開心嗎?現在。」我很嚴肅地問,因為我真的笑不太出來。
「開心啊!」他看似一副得意狀,但我看得出來,那種得意其實很空虛。
「為了這個『開心』,你付出的代價會不會太高?」我看著他,複雜的情緒裡,有著心疼;當然,更多的是「生氣」。
也許是感受到我的凝重,他收起了吊兒郎當的態度,靜默不語。
如果可以愛,誰會選擇恨?
「我知道你很氣他,所以想盡辦法讓他丟臉、難堪。是!你是達到目的了!然後呢?」我絲毫不給他喘息的機會,「你以為你贏了?難道你不知道在『報復的遊戲』裡,沒有人是贏家?」
「唉……要不然,我還能怎麼樣?」他就像洩了氣的皮球般,少了過度膨脹的氣燄,取而代之的,是止不住的嘆息。
看著頹坐諮商椅上的他,我不禁想著:「家,一旦變成戰場,沒有人可以全身而退,每個人都是輸家。」這道理,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不懂?
不惜與父母「玉石俱焚」的孩子,看似帶有巨大的「恨」,但身為成人的我們,卻也常忘記:如果可以選擇溫暖而支持的「愛」,誰會願意選擇承受痛苦難熬的「恨」?
或許,他們都曾經努力索求愛,只是不曾被好好疼惜與對待,因此錯以為自己沒得選擇罷了!
心理師暖心分析
在這個家庭裡,全家人都感到很受傷。
對父母來說,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是一種出於深刻的愛與祝福,希冀孩子能帶著這份祝福以及能力,即使有一天不再有父母的羽翼保護,也能好好地把自己的生活給過好。然而,負責扮演黑臉,嚴厲要求孩子的父親,由於與孩子的關係裡愛的存款不足,因此孩子感受到的不全然都是愛,有更多的是「干預」、「限制」,並且把父母的愛理解為「父母是擔心我表現不好,讓他們丟臉」。
這些曲解,總令父母感到傷心與委屈!直到有一天,當孩子遠了、走了、不再回頭,才驚覺:不管你是醫師、律師、教授,頭銜多大,孩子要的,就是一個單純而真實的「父親/母親」。
對孩子而言,父母可以給孩子、最難以被替代的,是「關係」,也是所有影響與改變的起點;無論父母在專業領域裡多權威、多有能耐、多能呼風喚雨,唯有「關係」還在,才有機會影響孩子。但父母卻常過度在意其他功能性的角色,反倒失去了與孩子的關係,著實令人感到遺憾。
但事實上:離開,並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若非必要,我們都不會輕易選擇離開我們所愛的父母家人,我們所依戀的家。在選擇轉身離開之前,總希望「是不是還能做些什麼?」「是不是還有其他方法?」
療心練習與叮嚀
‧給「曾經是孩子的你」的療心練習:
親愛的孩子,辛苦了。選擇用這麼激烈的方式來表達你的不滿,你自己肯定也不好受,但因為年幼,資源、權力受限,沒有太多的選擇,更無力和解。
事實上,和解向來不是件容易的事,包含與自己、與家人和解,皆然;但是有一天,你會感覺到自己開始具有力量,不再是「沒得選擇,僅能如此」。
邀請你一起來洞察自己行為表徵背後真正的心理需求,並進一步思考「現在的我,可以有什麼不同的選擇?」
‧給父母的療心叮嚀:
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往往也是最需要愛的時候。
偏偏這時候,他們彷彿有一種「惹毛父母/師長」的天賦: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活像刺蝟一樣,針針挑動我們的神經,動不動就劍拔弩張、張牙舞爪,的確讓大人難以「愛得下去」。
殊不知,這往往也是他們對大人的試探,只是連他們自己可能也沒能覺察。
當大人被挑動情緒,一如他們預期動怒,隨他們起舞,會更加鞏固孩子心裡「看吧!爸媽果然不愛我、不在乎我,否則怎會對我這麼生氣?」的推論。那種感覺,像是「蒐集點券」一樣:集滿十次「爸媽對我生氣」,驗證「你們不愛我」的感覺。
下次,父母覺察到自己情緒快被孩子挑起前,不妨多深呼吸幾次,緩一下怒氣,先靜靜看孩子「獨舞」,不急著接受邀請加入共舞,也不討好、不迴避孩子的情緒,然後直白問問孩子:「我看見了,也感受到了!但其實你可以不用這麼辛苦。你願意明白告訴我,你需要什麼嗎?」
孩子通常會被你出乎預料的反應嚇一跳。
更奇妙的是:他們的詭計明明沒有得逞,卻反倒因此感到安心,甚至開心。
因為他們感受得到:我的需求,父母懂了,所以情緒也可以緩了。
覺察並打斷負向情緒共舞的序列與步伐,是對孩子「表達理解」的正向開端。
鋼索上的家庭:以愛療癒父母帶來的傷 作者:陳鴻彬 陳鴻彬 諮商心理師/資深輔導教師。從事心理諮商、青少年輔導工作近二十年,現為資深高中輔導教師暨諮商心理師。 畢業於國立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碩士。目前為《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請問教養專家」專欄執筆作者;「女人迷」、「媽媽經」等網站駐站作者。擅長以家庭系統取向及多元文化觀點切入心理諮商、親職教育工作。 曾任彰化縣少年輔導委員會輔導員、督導;張老師中心資深義務張老師、督導;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輔導員;精神科全職實習心理師。 專長領域:家庭/婚姻/伴侶諮商;性別與多元文化諮商;性侵害、性騷擾加害人諮商;親職教育/父母效能訓練;攝影藝術治療 ;生涯輔導與諮商。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