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被揍出黑眼圈,卻不願意離開施暴壞爸爸...「家暴」往往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的議題
小男孩拿著粉筆在黑板上隨意地畫著,背對著我邊畫邊聊顯然讓他比較輕鬆,他突然冒出一句:「老師,妳猜我長大以後想要做什麼?」,我盯著小男孩右眼下方的瘀青,無言地表達關心,但孩子顯然不想談他的傷口,我只好揣想著他的問題背後的含義,還沒有等我回答,他就接著說:「我想要當律師,這樣我就可以幫爸爸打官司!」儘管造成他受傷的原因就是爸爸,他還是希望能夠幫助父親,讓他能留在自己身邊。
小男孩不僅是個家暴受害者,在學校他也是霸凌別人的加害者,在他更年幼的時候,因為同時具有過動和衝動控制困難,他屢教難改的問題行為,很容易激起照顧者的挫折與憤怒,因而導致處罰過當,在不了解孩子的狀況下,即使是深愛子女的父母也可能會「失手」;男孩的爸爸似乎也有衝動控制上的困難,習慣用拳頭解決問題,因此也惹上官司,想當然爾,面對孩子的過動,這位爸爸覺得讓他學乖的唯一方法就是以暴制暴,從此可見,如果大人無法覺察並積極面對自己的困難,就「做不到」對孩子的適當管教。
每當我看到受虐兒童的新聞時,就會回想起過去和這個小男孩一起相處的片段,用以提醒自己,在這些人神共憤,令人髮指的「受虐」或「暴力」事件背後,有的不只是一個「施虐者」或「加害者」,而是一整個孕育出「受虐與暴力的環境」,要改善大環境的問題,無法單靠助人工作者的力量,需要很多人的推動,而心理師的工作是透過心理治療,協助對方找出在家族中代代相傳的議題,讓個案幫助自己從傳承的影響力中解脫,有助於打破家庭的負向循環,提升自己的教養效能,讓問題終止在這一代。
有些父母一開始就是為了小孩的教養問題而尋求治療,另一些人則是透過晤談自我療癒之後,才慢慢意識到親子問題,他們發現透過與孩子互動,自己未曾長大的某一塊自我,或尚未痊癒的童年傷口,會再度清晰地浮現出來。在晤談室中常見幾種父母的類型:一、無法想像/忍受孩子有自我;二、難以接受孩子的年幼與純真;三、與孩子競爭勝過包容。
「我辛苦栽培他到這麼大,一路上都把路鋪好了,他硬是要放棄醫科去念設計,心理師,我怎麼會養出一個總是要跟我作對的孩子!」一個爸爸很生氣地抱怨,「我記得你提過妳兒子自小很有美術天分,還得過不少獎,你有沒有想過,也許他是真的很喜歡設計,不是存心要跟你作對?」他愣了一下,仿佛沒有想過這個可能性,在他心裡「人不應該為自己做事」,所以孩子的「自我」就成了與他相異的敵人,自然造成親子間的衝突。
這類型的父母自小生長在不被尊重的環境,有小孩之後自然很難想像他們是擁有獨立自我的人,容易視孩子的自我表達為挑釁,這位爸爸和他自己的父親也存在類似的問題,他壓抑著對專制父親的憤怒,以及在威權的教育下失去自我的遺憾,長久累積的情緒與未竟事宜,讓他渴望能從兒子的人生得到實現,殊不知卻讓自己走上和父親一樣的道路,唯有瞭解自己的議題,願意負起讓自己做自己的責任,才能成為有心胸讓孩子飛的父母。
「心理師,我的孩子整天都關在家裡,勸他跟我出去走走都不願意,長到三十幾歲了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愈來愈多家長會跟我提到這類的困境,孩子過著近似繭居族的生活,如果追溯下去,都可以發現早年父母的過度保護與干涉。
無法想像孩子有自我的父母,在教養的過程很少注意培養孩子的自我認識與自主能力,其實前面提到的爸爸算好運,他的孩子還能找到自己的喜好,為此不惜與父母對立,在這類父母的教養下有更多令人惋惜的例子,孩子因為缺乏自我探索的空間,變得過早定向,選的方向不是自己喜好故難全心投入,在學習或工作上屢遭挫折,最後變得極度缺乏自信與自主能力,成為過度被動或依賴的人。
孩子與大人不同,他們在生命的前面幾年,身心尚未成熟,要透過時間耐心陪伴才會慢慢具備各項能力,在某些父母心裡很難接受這個事實,或是根本把小孩當成大人,記得我曾經與一個有情緒與睡眠困擾的孩子工作,當我嘗試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壓力時,家長回應我「分離焦慮?這種事情有什麼好焦慮,多試幾次就好了啊!愈怕的事情就愈要去面對!」,年幼的孩子仰賴父母的同理,才能認識並消化自己的情緒,當父母難以理解孩子的情緒狀態,孩子內在就會被許多疑惑卡住,造成各式各樣的身心困擾。
有些人童年時受到嚴重的忽視與剝奪,後來成了「無法接受孩子是孩子」的父母,這類父母把孩童身上的脆弱與能力不足視為不夠努力,因為過往他們也是這麼走過來,許多過於嚴厲且缺乏同理的虎媽鷹爸教育式背後,往往是因為父母內心只有「嚴厲型父母」,而缺乏「滋養型父母」楷模,過於追求完美,把弱點當作大敵,無法對於自己與孩子的缺點與錯誤有適當的包容與諒解。
各種形式的虐待都會在代代間相傳,特別像是性虐待,性虐孩子的父母往往過去也是家暴甚至性虐的受害者,某程度他們心裡深深忌妒著孩子擁有我所失去的純真。父母們看到孩子擁有自己所「被剝奪」的經驗與資源,都會有很矛盾的感受,一方面深深地嫉妒孩子所擁有的珍貴之物(孩子的純真與父母的愛),另一方面也很慶幸自己可以帶給孩子美好的事物,並為此感到驕傲與幸福,通常後者的力量會大過前者,讓父母在照顧孩子時內心可以維持平衡,但對創傷未癒的父母來說,負向的忌恨很容易大過正向的自我支持,因而在教養上失衡,對這些父母來說,最好的教養良藥是踏上自我療癒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