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包攬家務,卻被長輩問「希望我趕快死對吧?」醫師教你:如何不讓體諒變反效果

良醫讀書會良醫讀書會 撰文者: 平松類2018-11-28
D太太和公婆一起住。婆婆上了年紀,經常這裡痛那裡痛,上醫院是家常便飯。不過她還是一肩挑起打掃煮飯等家事。

D太太有天跟丈夫說:「家裡的事都是媽在做,不過這幾年她年紀也大了……」

丈夫:「嗯,也該讓她輕鬆一點。不過那就要換你辛苦了。」

D太太:「不會啦! 家裡也才四個人,沒那麼辛苦。」

和丈夫談過之後,D太太接手了烹飪、洗衣、打掃的大部分家事。一開始確實很累,不過習慣之後這些家事也花不了多少時間。丈夫也積極幫忙掃地、丟垃圾、刷浴室。

現在公公婆婆經常悠閒地坐著看電視,D太太想到能讓兩老舒心過日子,自己也很高興。但沒想到好景不常,婆婆沒多久變得邋遢,不像以前那麼注重儀容了。

後來婆婆說:「你覺得我在家裡很煩吧?」

D太太:「怎麼會? 沒這回事!」

婆婆:「你希望我趕快死對吧?」

像這樣的對話,越來越常發生。

○錯誤觀念:「總之先聽老年人說話」

「你一直希望我趕快死對吧?」、「隔壁吵得要命,真是煩死了!」、「你教小孩的方式有問題!」—有些老年人會不斷說出負面的話。這種負面發言其實也是年紀增長所導致的。

聽到這種話的人不僅喪氣,也會不知該如何應對。一般人都傾向正面回應別人「是啊。」但如果長輩質問說:「你是不是希望我趕快死?」總不能回答「是啊」吧?

那身邊的人可以只聽不說嗎?事情沒這麼簡單。不管身邊的人再怎麼專注傾聽,如果沒有收到回應,老年人只會非常失望,覺得「你根本沒在聽我講話」。

許多人聽了這種話之後非常沮喪,「父母在跟我求助,我卻沒法幫他,心裡非常歉疚」。一直聽老年人說喪氣話,家人也很無能為力。

有種說法是「不要否定對方的話,專心聽就好了。」但這太理想化了。家人束手無策,時間就這樣一直過去,情況也不會好轉。當然,如果懷疑老人家罹患憂鬱症,就要趕緊帶他去找心理醫師。但若能先了解為什麼長輩常說負面的話、又該怎麼回答,也許家人的心理也會輕鬆一些。

不讓老年人說負面發言會造成反效果

我們都知道,老年人上了年紀後,會漸漸覺得自己沒價值,是個沒用的人了。耳朵重聽、手腳也不靈光,什麼事都要靠別人。

特別是曾經以主婦的身份、或以工作能力撐起一個家的人來說,這現狀是會讓他們很不滿的。請想像如果有天家人說:「你不用工作、不做家事也沒關係!」一開始也許會很開心,但久而久之是否會有種不滿足的空虛感?對現狀不滿的長輩會感到自己被否定,便脫口而出「你是不是希望我早一點死?」、「我早點死了算了」這種話。

另一方面,長輩其實了解年輕人是因為擔心自己,才貼心地接手工作或家事。他們也了解,自己做事越來越不俐落,萬一做菜時引起火災就糟了;或是做太久會耽誤大家用餐時間,所以也說不出「我想做家事」這句話。

門診中,我也經常遇到把「我早點死了算了」這句話掛在嘴邊的高齡病患。如果家人心想「我不要再聽這種負面的話了!」、「腦袋癡呆了嗎?」,而跟長輩說「你不要再講這種傻話了!」、「別講這種讓人喪氣的話好嗎?」,只會有反效果。

有研究發現,如果交代「不要思考關於北極熊的事」,受試者反而更會去想北極熊的事。如果跟您說「現在請不要想北極熊的事」,您真的能完全不想嗎?看到寫著「請勿按壓」的按鈕反而更想去按,這是人的天性。

委託園藝工作等負擔或傷害較少的事情

那周遭的人到底該怎麼回應才好呢?我們可以拜託長輩協助園藝工作之類危險性低、做不好也不會受傷的事情。

這個點子我是從某個年長女性病患身上學到的。家人跟她說:「年紀大了,不要繼續在院子裡種菜了。」一開始來看診時她還開朗地說:「也對啦,因為年紀大了嘛!」但第二次來時人卻變得憂鬱,頭低低的說:「最近心情有點煩悶。以前一直有種菜,現在卻什麼都沒做了。乾脆早點進棺材算了……」第三次來的狀況大不如前,我不禁擔心地問:「最近還好嗎?」釐清她的身體狀況後,我和患者家人討論讓她繼續種菜。再下一次來門診時,她恢復了笑容說:「最近又開始種菜了,好累唷!真是傷腦筋呀!」

我們看到老年人,通常會想「能活著比較重要」。所以會認為「不要勉強他」、「身體安全最重要」。

有個96歲的老年人因為白內障造成視力變差。既看不了電視,也無法讀書。雖然可以自行進食,但也不清楚自己究竟吃進了什麼。我本來建議「開刀把白內障治好吧!」,但家人說「他年紀那麼大,看不見也沒關係」,因此決定不動手術。但白內障越來越嚴重,到後來甚至無法自行進食,需要看護照顧。因此我又向患者家人建議動手術,後來總算是開了刀。術後老人家的視力逐漸恢復,不但可以自己吃飯,也能看電視,生活快樂多了。

也許我們會覺得,只要父母能夠繼續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就很開心了。就算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無法做繁重工作、無法隨時精力充沛也沒關係。我非常了解這種心情。

但長輩總是會顧慮很多事情,不會輕易說出「我想做這個!」結果不但無法做想做的事,年紀一大就看不見、聽不到、無法工作,於是刺激也減少了。

接著失智症便找上門。年輕時可能感覺不到耳朵的重要性。一旦步入老年,主要的娛樂變成電視、廣播、書本、報紙、雜誌、家人間的閒聊時,就會深切感到耳聰目明是多麼令人感激的一件事。

預防失智症的有效方法,一是活動身體的運動,二是使用頭腦的事務。

一般人談到「運動」,腦中浮現的是電視上常見的「養老院的康樂遊戲」。但您想想看,如果您變老了,會想要玩康樂遊戲嗎?其實,老年人都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最好是盡量讓長輩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未必非得玩康樂遊戲。

若不知讓長輩做什麼才好,一如前文所提過的,最好的活動就是照顧植物。就算手腳不太靈便,但替植物澆澆水、跟花草說說話,總是做得到的。一項針對養老院中的失智症患者所做的研究顯示,實施園藝輔助療法之後,有的患者能說出「我想回家」,有的則是減少了對旁人的攻擊性語言。另外,這項療法也能改善認知功能。

為什麼會有這種功效呢?首先是園藝能活動身體。僅僅是裝水、搬水、澆水,就能夠活動筋骨。

再者,這些事會在固定的時間進行。不需要外出工作以後,長輩在家中無所事事一整天,連現在是幾點都分不清。而且現代社會電力充足,到了夜晚也是燈火通明,更難以辨別日夜。但是開始照顧植物之後,必須在固定時間澆水,生活安排也因此變得有規律,該做事時做事,該休息時休息。

第三,這些事能讓老年人深切感受到自己是有用的。尤其是照顧植物特別有成就感,因為植物的成長明顯可見,一目了然。能讓長輩清楚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

書籍簡介

老後行為說明書:解讀父母最需要你了解的16種行為,讓相處和照顧更順利

作者:平松類

譯者:黃千惠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8/07/07

作者簡介

平松類

醫師/醫學博士。

生於愛知縣田原市,昭和大學醫學院畢業。現任昭和大學兼任講師,彩之國東大宮醫療中心眼科部長、三友常醫院兼任醫師暨眼科專科及綠內障手術儀器指導醫師。身為時常醫治老人的眼科醫師,作者與10萬名以上老人接觸,精通老人的症狀與煩惱。同時從事醫療溝通研究,也是提倡長者世代新生活方式的新老人會會員。

譯者簡介

黃千惠

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淡江大學日文系畢。譯有《十六歲的哲學課》、《哲學散步》等。熱愛文字與編譯工作。

良醫讀書會

良醫讀書會

查看全部

合作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