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孩子說「加油」,為何孩子覺得被否定?日本專家從一位「非行少年」的故事告訴你:改說「這兩句話」更受用
父母在對孩子說教時,或許說出來的話都很有道理,口氣也很溫柔,但往往都只是父母的自我感覺良好,孩子只覺得「你根本不瞭解我」。
編按:出口保行(Deguchi Yasuyuki)身為一名犯罪心理學權威,曾經對1萬名非行少年進行心理分析,深刻體認並非虐待、怠忽親職及貧困等問題,才會誘發孩子行為偏差。危險則在於乍看之下沒有任何問題的家庭,父母基於「為了孩子好」說出的話或做出的事,反而導致孩子誤入歧途,做出犯罪行為。以下摘自《你說的話,對孩子是心靈雞湯,還是心靈毒藥?》:
同樣一句話聽在不同的人耳裡,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意思
對一般人來說,「加油」這個詞帶有鼓舞含意。
直人的母親不斷告訴直人「要加油!」,直人卻完全沒有感覺到受到母親鼓舞,反正覺得這句話是在「否定自己」。
這是因為直人從小聽母親批評父親,導致產生了一種「父親的身影與自己重疊」的錯覺,認為「加油」的背後是帶著否定的意思,進而解讀成:「你是一個不長進的孩子」、「這麼沒出息,你得好好加油才行」
雖然「加油」字面上的意思相當正面,但如果聆聽的孩子本身帶有強烈的「被害意識」或「疏離感」,它就會變成一句相當負面的話。
這樣的現象,經常出現在非行少年(編按:又稱不良少年、犯罪少年)身上。一個自暴自棄的孩子,會冷眼看待世間的一切。
在這樣的心態下,不管聽見任何鼓舞、激勵的話語,都會感覺其中帶有譏諷的暗喻。
我們必須回歸到最根本的問題,也就是「探討孩子為什麼會帶有被害意識及疏離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就代表親子在日常生活中沒有達到良好的溝通。
以直人的狀況為例,先撇開父親的問題不談,如果母親在平日能夠讓他確實感覺到「我非常關心你」,相信直人在聽到「加油」時的感受也會截然不同。
像直人這種非行少年的父母,大多認為自己從不曾對孩子惡言相向,反而經常諄諄教誨。然而,重點不在於父母怎麼想,而是孩子的「主觀現實」。
儘管「怎麼說」很重要,更重要的是關心「孩子聽了之後的感受」。
例如,父母在對孩子說教時,或許說出來的話都很有道理,口氣也很溫柔,但往往都只是父母的自我感覺良好,孩子只覺得「你根本不瞭解我」。
只要觀察父母在少年鑑別所會見孩子時的對話,就可以很清楚看出這一點。
通常父母會說得頭頭是道,但孩子根本聽不進去。遇上這種狀況,父母大多會向我們訴苦:「我這麼努力為孩子加油打氣,孩子卻完全不理我」。 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孩子根本不認為父母是在為自己「加油打氣」。
同樣一句話,在不同的情況下說出口,給孩子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有可能會變成完全相反的意思。
關於這一點父母一定要不斷警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