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癌後曾想自殺,最後成立助癌友組織…他從癌症生還的領悟:一個人怎麼死,取決於怎麼活
他生於1951年,在1999年,48歲時惡性淋巴瘤發病。惡性淋巴瘤可大致分成「霍奇金氏淋巴瘤」與「非霍奇金氏淋巴瘤」2種,據說日本人的惡性淋巴瘤,有90%都是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當時檢查的醫院並沒有判斷出是哪一種淋巴瘤,就直接採用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治療方式。或許是因為90%都是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所以院方才做出如此判斷。
抗癌藥物的副作用很痛苦,可是北澤先生仍然熬過36次的治療。然而,他因為極度腹痛,再度前往癌症專科醫院檢查時,發現令人震驚的事實。原來他的淋巴瘤不是非霍奇金氏淋巴瘤,而是霍奇金氏淋巴瘤。
癌細胞種類不同,使用的抗癌藥物當然也不一樣。之前接受那些痛苦的治療到底是為了什麼?他雖然非常憤怒,但事到如今生氣也沒有用,只能再度接受治療。醫師評估他恢復體力之後,於2002年開始第2次抗癌藥物治療。這次採用ABVD療法,那是結合4種抗癌藥物的強烈治療法。
他熬過了副作用,治療結果顯示癌症已完全緩解(維持所有癌細胞消失,亦沒有出現新癌細胞的狀態)。其實轉院到專科醫院的時候,主治醫生曾告知他大概只剩下1年的壽命,沒想到竟然能熬到完全緩解的狀態,雖然很辛苦但也算努力有了成果,終於可以歇一口氣。
當時他因為抗癌藥物的副作用,身心俱疲不得動彈。「什麼事都不能做,只能睡覺。當時我滿腦子都在想,繼續治療病會不會好?治病要花錢該怎麼辦?我經常盯著房間裡的月曆。」
月曆上可以寫預定的行程,但是自己現在卻沒有行程可寫,大部分都是空白,只有要去醫院的日子會做記號。他曾經那麼熱愛工作,身體健康的時候,幾乎沒有休息、行程滿檔。如今卻變成這樣,他心裡越來越絕望。
「我覺得好像沒有人需要我,情緒非常低落。不知道要花多久時間才能康復,我甚至覺得與其這樣還不如一死。我甚至也想過實際上該怎麼死,看是要去撞車還是上吊都好。但是我又擔心,如果沒有順利死亡,反而變成身障該怎麼辦。我滿腦子都是這些想法。」
能做的事情只有閱讀。他很喜歡讀書,當時他正在閱讀有關憂鬱症的書籍。心情如此煩悶、總是想死,他心想這一定是憂鬱症,所以開始查詢相關知識。
「那本書中有9個自我檢測項目,只要符合其中2個症狀就表示罹患憂鬱症。我照著做了題目,發現每一項我都中。」
這個結果反而令他更失落了,他到附近的精神科看診,當然也診斷出憂鬱症。醫師開抗憂鬱的藥給他服用,用藥一陣子之後,感覺心情變得比較平靜了。不過一停藥,又開始浮現想自殺的念頭,病情就這樣反反覆覆。在這個情況下他仍然持續閱讀,反正沒有別的事做,他便一本接一本地讀書,大量閱讀拯救了他。某次,他讀到一句令他深受感動的話。
「一個人怎麼死,取決於他怎麼活。只要看一個人的死法,就知道他這輩子是怎麼活的。」
這段文章讓他大受感動。雖然不知道這句話出現在什麼樣的脈絡之中,作者又是什麼用意,但這一行字在他的眼中閃閃發光。
「自己究竟是怎麼活的?」怎麼活、怎麼活……自己到底是怎麼活的呢?回首40幾年的人生,他思索自己的生活方式。想著想著,腦海浮現自己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