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乾癬性關節炎─許仲瑤醫師來解答

撰文者: 杜韻如2020-12-31

《信號》裡的主角透過對講機與前輩抽絲剝繭,才能一一破解多年來懸而不決的案情;現實中乾癬性關節炎的治療也是一樣,當關節感到不尋常的腫、痛、僵硬感時,可能就是身體發出的警示信號。

起床時感到下背疼痛;走路時腳踝卡卡不順;想拿東西手指卻腫脹難以彎曲⋯⋯,起初會讓人以為是扭到、拉傷或關節炎,但如果症狀遲遲未好轉,或是治療過後,仍然會不定期反覆發作,病情時好時壞,就應該多加留意,病況可能不如想像中那麼單純。

乾癬性關節炎是一種好發於關節、肌腱或韌帶與骨頭交界處,或是發生在身上任何關節部位的慢性發炎疾病,它最主要的特色,就是會合併乾癬疾病。約有7成以上的病患是先有乾癬的症狀,之後才引發乾癬性關節炎,但也有少數3成,是先出現乾癬性關節炎,之後才發生皮膚的
乾癬問題,抑或兩者同時一起發生。

有時會安靜潛伏 但不時會伺機破壞

基隆長庚醫院皮膚科主任許仲瑤表示,每位患者的乾癬性關節炎症狀會因體質、身體狀態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性,就連病患本身,每次發作的症狀表現也可能都不一樣。
像是有些病況嚴重者,整隻手或腳的手指、腳趾會全部腫脹得像香腸一樣,所以才會有香腸指(趾)的稱號,但也有病患的症狀輕微到毫無感覺、不痛也不腫脹,然而,即使症狀不明顯,若沒有積極治療控制發炎因子,病情仍可能繼續惡化。
此外,關節曾經受過傷的乾癬患者,引發乾癬性關節炎的風險也會隨之提升,但患者往往誤以為是舊傷發作,難以聯想到其實是乾癬性關節炎在作怪。事實上,如果是意外所造成的傷害,在治療一段時間後大多數會痊癒,若是久未好轉或是復原之後又因不明原因而發作,應合理的懷疑症狀背後還藏有真正的病因。


善於多重偽裝 醫師得要抽絲剝繭觀察細微
乾癬性關節炎與一般性關節炎有時不易區分,許仲瑤主任解釋,在診斷時,醫師通常會以關節炎發作的部位來做判斷,例如乾癬性關節炎通常發作部位不對稱,而類風濕性關節炎則是以左右對稱的表現為主。其次,如果皮膚伴有乾癬問題,幾乎就已能斷定為乾癬性關節炎。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