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新冠肺炎更恐怖?「立百病毒」致死率高達75%...可能隨時會爆發!專家揭可怕後果

健康特搜簿健康特搜簿 撰文者: 中央社2021-02-01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從中國延燒至全球,至今無放緩跡象。專家示警,中國若爆發立百病毒疫情也有造成大流行(pandemic)的風險,且這種病毒致死率高達75%

總部設在荷蘭、由英國和荷蘭等國家出資的非營利組織「藥品可及性基金會」(Access to Medicine Foundation),近期發布獨立報告。內容指出,全球各大製藥公司雖加大力道因應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對下一場疾病大流行卻幾無準備。

基金會執行長耶爾(Jayasree K Iyer)並強調,中國若爆發立百病毒(Nipah virus)疫情可能有引發下一場大流行的風險。這種病毒最早在馬來西亞發現。

耶爾表示:「立百病毒是另一個引人高度關切的新興傳染病,可能隨時會爆發。下一場疾病大流行可能是具有抗藥性的傳染病。」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指出,立百病毒可能引起嚴重呼吸道症狀、腦炎和腦腫脹,死亡率介於40%至75%之間,端視疫情爆發地點而定。這種病毒的天然宿主為果蝠,過去在孟加拉和印度曾引起疫情,可能與飲用被蝙蝠尿污染的椰棗汁有關。

根據藥品可及性基金會的雙年報,在世界衛生組織(WHO)點名的16種最大公衛風險中,藥廠對立百病毒等10種傳染病毫無因應計畫。

這10種傳染病還包括常見於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裂谷熱(rift valley fever),以及冠狀病毒引發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MERS和SARS死亡率比COVID-19高得多,但傳染力較低。

至於近年來在美洲、非洲、印度快速擴散的蚊媒疾病屈公熱(Chikungunya),目前已有4種因應產品正在研發中,包括1種疫苗、1種藥物、1種診斷工具和拜耳集團(Bayer)研發的1種新型殺蟲空間噴霧劑。這種噴霧劑對登革熱(dengue)和茲卡病毒(Zika)也有用。

藥品可及性基金會的報告並提到,儘管多年來已有人示警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引發全球衛生緊急事件,製藥界和社會整體對COVID-19大流行仍缺乏準備。

在COVID-19爆發前,藥廠產線完全沒有冠狀病毒相關計畫,但當COVID-19變成全球大流行後,製藥界幾個月內就研發出數種疫苗。目前共有63種COVID-19疫苗和藥物獲得核准或研發中。

另一方面,抗生素抗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也構成嚴重風險。具抗藥性的超級病菌,因低收入國家缺乏抗生素等情況而出現。

耶爾說:「在抗生素抗藥性方面,我們擁有的抗生素還有效果,但研發替代品的時間愈來愈緊迫。」

「我們曾經以為可以根除的結核病,由於出現多種抗藥性菌株,在一些社區變得愈來愈普遍。」

責任編輯:呂宇真

作者簡介_中央社

希望透過更好的報導與文章品質,讓台灣社會向上提昇。


健康特搜簿

健康特搜簿

查看全部

合作專家群

這是一個醫療健康新知的特搜園地,若您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到我們特搜簿,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sharon_chen@bwnet.com.tw)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