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後拳頭緊握,連垃圾袋都拿不起來!「肢體痙攣」是什麼?該看哪科?治療方式有哪些?常見QA一次看!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劉芮菁2022-06-24

「肢體痙攣(post-stroke spasticity)」是許多人中風後會出現的症狀,可能是手肘彎曲、手腕內彎或拳頭緊握,但因為肢體痙攣會帶來強烈的疼痛感,而且肌肉緊繃使復健困難,許多患者常常放棄復健,導致痙攣繼續惡化。台灣腦中風學會名譽理事鄭建興呼籲,現在透過藥物、復健雙管齊下,即早治療是可以積極改善痙攣的問題,恢復日常生活的能力。

例如,計程車司機江先生,中風後右手、右腳開始變得緊繃、僵硬。而且右手手指經常彎曲,拳頭會不自覺地緊握,整隻手臂舉不起來,連拿一個簡單的垃圾袋都沒辦法。這就是腦中風患者常見的「肢體痙攣」。幸好醫師與家人的鼓勵下,江先生積極接受治療及復健,現在不僅能拿起手提袋,還能出門幫家人採買、到郵局寄信。他強調,最重要的是保持信心,千萬不要因為復健進步緩慢就放棄。

為什麼會發生肢體痙攣?

正常情況下,神經末梢會釋放神經傳導物質,來讓肌肉收縮並分泌腺體。但中風後,大腦中樞神經受到影響,神經傳導物質釋放失衡,​導致周遭肌肉控制力下降。一開始肌肉容易呈現高張狀態,就會引發不自主收縮以及不正常的肢體擺位。

如果沒有即時處理痙攣的問題,長期下來可能因肌肉過於緊繃,引起疼痛、關節活動角度受限,嚴重的話甚至會造成不可逆的攣縮變形。

中風的患者都會出現肢體痙攣嗎?

以統計上來說,少數病人在中風後第一週就會出現痙攣的現象,而在中風後半年內出現肢體痙攣的患者高達四成。

中風患者在急性期,最先經歷的是肢體力量下降。但隨著中風時間拉長,出現肢體痙攣的比例增加。一般來說,在急性期肢體無力的情形比較明顯,或同時合併感覺異常的人,出現中風後痙攣的機會較高。

【延伸閱讀】有圖》家中長輩中風了,該怎麼照顧他?一手包辦所有日常起居竟然是錯的?專家傳授「食衣住行」四大照護建議!

常見的痙攣有哪些?

痙攣最常出現的三大位置是手肘手腕腳踝,包括:

  • 肩膀內收
  • 手肘彎曲
  • 腳趾屈曲
  • 手腕內彎
  • 握緊拳頭
  • 足部內翻

痙攣會造成什麼影響?

由於痙攣常出現的部位是上、下肢,這會造成手腳難以活動、影響生活能力,吃飯喝水、沐浴如廁可能都有困難。對中風患者來說,痙攣還有這些影響:

  • 不易清潔身體,造成異味或感染。
  • 在穿脫衣物、輔具時有困難。
  • 痙攣患部緊繃、疼痛,阻礙復健。
  • 關節活動受到限制,導致生活不方便。

1
2
單頁閱讀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