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憂鬱,可能是失智的前兆!老年精神學會黃宗正醫師教你:如何發現長輩的失智問題
高齡長者罹患精神疾病的現象在近年逐漸受到重視。過去台灣調查顯示,老人罹患憂鬱症的比例在大約佔12%。但如果採用較寬的標準,就有20%的老人罹患憂鬱症。換言之,台灣的高齡族群,很可能每五人中就一人有憂鬱症。
不僅是憂鬱症,失智症也會影響高齡族群的身心健康。根據2012年台灣失智症協會全國的調查,65歲以上有失智症的比例有8%,而輕度認知障礙也高達19%。然而,輕度認知障礙是醫師臨床上希望盡快介入的階段,盼能及早治療患者、控制失智病情。
失智症是精神疾病的延伸,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黃宗正,是台大醫院第一位出國鑽研老人精神醫學的醫師,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期間向國際失智症權威傑佛瑞・卡明斯(Jeffrey Cummings)學習,把治療失智症的醫療知能帶回台灣,在國內訓練老年精神科醫師診斷失智症。
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失智議題是高齡化社會不得不面對的常態,如何提早發現長輩的失智問題已是刻不容緩,《良醫健康網》專訪身為台灣老人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黃宗正,教導讀者如何發現、協助長輩,面對憂鬱與失智。以下為專訪記要:
老人家憂鬱與失智症,差別在那裡?如何分辨?
要分別「憂鬱」跟「失智」,原則上可以從核心症狀來判斷。臨床上純粹的「憂鬱」,核心症狀是情緒低落,同時患者對很多事情失去興趣;「失智」的核心症狀則是在記憶、認知功能退化。
從大腦內部的結構分析,腦內主管「情緒」的迴路受影響,患者會出現憂鬱的症狀;如果主管「記憶」的迴路受影響,就會出現失智、記憶力退化的症狀。若兩個區域都受影響,就會同時表現兩個症狀。不過,臨床上較常看到「憂鬱」到「失智」的病程。
這是因為失智患者腦中病理變化先波及與憂鬱相關的迴路,就先表現出憂鬱的症狀。當失智病理變化愈來愈嚴重,大腦受到破壞的範圍變大,「失智」的症狀就變得明顯。因為憂鬱的本質還是頭腦會思考、擔心,但當患者出現失智,記憶力變差、開始忘記煩惱的事情,憂鬱的狀態就會減輕。
如何引導長輩來就診?
由於台灣的長者比較不會表達自己的情感,加上對「精神科」存在刻板印象,引導患者就醫就變得特別重要。對於排斥「精神科」的人,可以改稱「身心科」,或用「失智症特別門診」、「老年精神門診」的名稱,讓老人覺得是腦部生病了才來看醫生。
在看診時,台灣的老人比較不會表達「情緒」,而是會描述「身體化」的症狀,例如疼痛、身體不舒服、失眠,但他們底層真正的病因是憂鬱。聽到患者這樣描述,有經驗的醫師就會繼續問:「你會不會鬱卒?」引導患者更精準地描述症狀。
如果長輩很排斥看診,家屬可以繞個圈子,先帶長輩先去看熟識的家醫科醫師,再請醫師跟長輩說「建議要進一步檢查」,透過家醫科醫師轉介到失智症門診。
請心理諮商師轉介也是可行的方法。例如有位太太罹患了妄想症,認為先生走路都在看別的女人。後來先生帶著太太一起進行心理諮商,有經驗的心理師聽了他們的狀況後,花了足夠的時間建立關係,之後便轉介到我的門診。遇到這類患者,我不會直接說她是「妄想」症,而是先建立關係,並建議他們做腦部檢查,再從檢查的結果連結到藥物治療的方向。這樣一來,病人也願意接受醫師建議來服藥改善。
1
2
3
單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