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紫耀高雄 小腳丫親子園遊會」為早產兒及家庭送上愛與希望

高雄早產兒回娘家暨親子園遊會
「2025紫耀高雄」早產兒回娘家暨親子園遊會活動於2月15日在高雄市文化中心舉行,以滿場紫色佈置為象徵,為台灣早產兒和家庭送上祝福與關懷。本次活動旨在呼籲孕媽咪認識早產防治的重要性,並提升早產寶貝早期療育的觀念;攜手衛生福利部及高雄市政府共同舉辦,一同喚起社會對早產議題的重視,為早產兒及其家庭提供支持。
號召超過300組早產兒攜手回娘家 溫馨相聚這一刻
在高雄每年有近1600名新生兒為早產兒,其中出生體重低於1500公克的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佔比達10%。台灣早產兒基金會董事長張瑞幸表示:「今天我們號召了超過300組大高雄地區的早產兒家庭來到現場,一同度過這個專屬於他們的午後;亦期待讓各界能更了解早產兒及多給予幫助,提升社會大眾對早產兒醫療照護問題的關注」。活動準備了一系列歡樂表演節目,邀請了沙畫藝術家和年度早產兒公益大使FOOD超人登台帶動唱,為現場觀眾帶來無限驚喜與感動。
全場以象徵早產兒的「紫色」為布置元素,紫色的意涵深遠,因其由冷色的藍與暖色的紅組合而成,象徵早產兒父母面對挑戰與迎接新生命的矛盾情緒,也代表著早產小腳ㄚ與世界的初次連結。此外,規劃醫療團隊特設溫馨小站,讓曾經照護過這些早產兒的醫護人員和家庭再次相聚,重溫當初攜手度過困難的珍貴回憶。高雄市政府秘書長郭添貴表示,「2025紫耀高雄 小腳丫親子園遊會」不僅為早產兒家庭帶來溫暖,更是希望透過活動喚起社會對早產議題的重視,減少早產的發生率並提升早產兒的照護品質。
以愛護航 讓每個小生命都能茁壯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3年統計顯示,台灣新生兒出生率逐年下降,但早產兒的比例卻節節上升,目前我國小於37週早產兒已佔全部新生兒的10.88%,相較2006年之8.47%,確實增加很多。其中小於1,500公克之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就佔了1.07%;根據早產兒基金會的追蹤報告發現,這些極低出生體重的孩子中,有三成在矯正年齡兩歲時有中至重度的神經發展異常,且對於孩子的未來學習能力及行為表現產生影響,出院後的定期追蹤檢查可以提早介入,讓孩子進入早期療育,將可降低他們的失能率。對於巴掌仙子的父母而言,養育這些脆弱的小生命是一項巨大的挑戰,身心負擔也相當沉重,需要政府與社會大眾給予關注和支持。
近幾年來基金會積極擴大全國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追蹤院區,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降低早產失能率。27年來本會投入早產兒追蹤專案金額已超過1.5億元,累積追蹤7.5萬名個案,全國追蹤率約為85%,期許未來能持續提升追蹤率達百分百,共同守護在台灣出生的每一個早產寶貝都能健康長大。
攜手各界 打造愛的光芒
此次活動除了台灣早產兒基金會的推動外,還得到衛生福利部、高雄市政府、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等多個官方和專業機構的鼎力支持,並有高雄長庚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及義大醫院等醫療機構參與,協助許多家庭獲得早期的衛教資訊和醫療資源,讓更多早產兒能夠安心成長。23週、出生體重僅490公克早產兒琦琦與母親明芳現場捐助100萬元,從受助者轉為助人者,攜手支持早產兒照護品質提升,延續溫暖與力量;此外,眾多企業及公益團體也投入資源,以實際行動支持這項充滿愛與希望的公益活動,給予迎接新生命的父母們更多信心和支持。
《尋「早」幸福微小時刻,回到最初的感動》
守護小腳丫攝影展由台灣早產兒基金會攜手國際扶輪3482地區第一分區9社(台北蓬萊扶輪社、台北西北區扶輪社、台北城北扶輪社、台北朝陽扶輪社、台北北薪扶輪社、台北玉泉扶輪社、台北無限大網路扶輪社、台北鳴鳳扶輪社、台北奇萊扶輪社)共同主辦。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早產兒家庭的挑戰,本次活動以「用影像說故事,串起生命起承轉合」為主題,旨在透過早產兒的成長故事喚起社會對這群小小勇士的關懷與支持。
展覽當天,在高雄市文化中心圓形廣場展出2024年新作,並搭配2012年攝影比賽的20幅獲獎作品,共計40幅作品,以迴廊式的呈現方式,帶領民眾透過照片穿梭時光,見證早產兒的生命韌性與家庭的愛。此次活動不僅是向早產兒們的勇敢喝采,更希望鼓勵社會大眾攜手關懷,讓生命的正能量不斷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