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急不得!海關查獲大量偽劣口服減重藥,醫籲支持合法藥廠保障用藥安全

近年來,口服減重藥物在社群媒體的討論熱度居高不下,吸引不少急於瘦身的民眾。然而,伴隨而來的卻是偽劣藥物的猖獗。財政部關務署台北關近日成功查獲多批自境外輸入之偽劣口服減重藥物,數量可觀,顯示不法業者看準民眾需求,企圖魚目混珠牟取暴利。
這批被查獲的偽劣減重藥物以「私人集運」方式入關,多半以「代購」、「水貨」等名義透過網路平台販售。這些藥品包裝仿冒知名品牌,但經檢驗發現,藥品成分不明、劑量不符,對人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海關人員透過加強邊境查驗,才得以在第一時間將這些有害藥物攔截於國門之外。
雙會理事長呼籲:支持國內合法藥廠,共築安全用藥環境
面對日益普遍的肥胖議題與減重市場上的亂象,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同時也是台灣健康評估暨促進學會(健檢學會)理事長的林文元教授強調,肥胖不只影響外觀,更可能引發超過 200 種疾病,對健康造成全面性的威脅,然而民眾務必建立正確的體重管理觀念。
林理事長表示:「肥胖管理是一項長期且複雜的戰役,絕非單純依賴網路資訊或來路不明的產品就能解決。我們鼓勵民眾透過定期的健康檢查,全面了解自身狀況,並與專業醫療團隊從飲食控制、運動計畫、乃至藥物控制等面向共同著手,擬定個人化的減重策略。」
特別警示,切勿透過網路或非正規管道購買任何減重藥物。這類號稱「減重神藥」往往是偽劣製品,更嚴重的是,若含有不明成分的藥物甚至可能致命。例如,過去曾有偽藥集團將甲狀腺素混入減重產品,導致許多原本沒有甲狀腺疾病的民眾出現心律不整及昏迷或導致死亡等嚴重副作用。
因此,林理事長強調,減重務必選擇經台灣衛福部核准、有科學證據且通過嚴謹臨床實驗的合法藥物,並在醫師、營養師、藥師、心理諮商師、個管師等專業團隊的指導下進行,這才是確保減重安全與成效的唯一途徑。他進一步呼籲,保護台灣合法藥廠的研發成果與智慧財產權,是建立健全藥物環境的關鍵。民眾支持合法藥廠,就是支持藥品安全與品質的保障,共同維護國人用藥安全。
減重應「對症下藥」,客製化醫療助國人健康
面對層出不窮的偽劣藥物,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吳至行教授強調,減重應「對症下藥」,而客製化醫療將為國人健康帶來更多助益。
吳至行醫師作為深耕家庭醫學與肥胖醫學領域的專家,他不僅看重體重數字,更深入探討肥胖背後的真正原因。他指出,許多民眾的肥胖問題,很大比例是源於情緒飢餓、壓力肥或嘴饞。這些心理層面的因素容易被忽視,卻是影響減重成敗的關鍵。建議民眾可以與醫師共同討論,透過專業評估找出肥胖根源,並在醫師的指導下,考慮服用藥物輔助改善。對於許多害怕打針的「恐針族群」,國際上持續發展的口服減重藥物無疑降低了治療門檻,讓更多有需求的民眾能更安心地接受治療。
口服減重藥物新突破:糖胖症患者的福音
談到口服減重藥物的最新進展,吳至行教授分享的最新研究指出,現有衛福部核准於減重適應症並由國內藥廠引進的口服減重藥物,能顯著幫助正在使用GLP-1RA(類升糖素胜肽-1受體促效劑)的糖胖症患者獲得更好的減重效果。更令人振奮的是,若將此口服藥物與常見的第二型糖尿病藥物(DDP-4i、SGLT2i)併用,其減重效果皆可優於單方治療。
吳醫師表示,這項研究成果預期將為醫界和民眾帶來多重正面效益:
成功案例分享:擺脫體重困擾,重拾生活熱情
吳醫師分享成功案例:「一位45歲的王先生,長期飽受第二型糖尿病和肥胖困擾,體重高達105公斤。他曾嘗試多種減重方式,但都效果不彰,因此對減重心灰意冷。在我的門診中,發現王先生除了嘴饞控制不佳外,還有嚴重的壓力性進食問題。在醫師的建議下,他開始服用新型口服減重藥物,並配合營養師的飲食指導和心理諮商。短短六個月內,王先生成功減重18公斤,血糖趨於正常。現在的王先生,固定運動,飲食也更加均衡,整個人都煥然一新。」
共同呼籲:減重尋求專業,杜絕偽藥勿貪小失大
林文元理事長與吳至行教授共同呼籲,減重是一段需要耐心與專業協助的旅程,呼籲民眾務必提高警覺,應認明藥品合法標示與許可證字號,並向合法醫療院所或藥局諮詢與取得藥物。與其盲目嘗試偏方或誤信不法宣稱,不如尋求正規醫療管道,讓專業團隊協助您找出最適合的減重方案,並共同為打擊偽藥、維護全民健康貢獻一份心力,邁向健康台灣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