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流感怎麼吃?一定要吃完5天嗎?用法、副作用及公費用藥9對象

克流感(Tamiflu®)學名為oseltamivir,是一種口服的神經胺酸酶抑制劑,可用於成人和兒童的流行性感冒治療。(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克流感(Tamiflu®)是目前常見且廣泛使用的流感治療藥物之一,可以減輕症狀、縮短病程、減少併發症風險。流感一定要吃克流感嗎?一定要吃完5天嗎?怎麼吃?有哪些副作用?一文帶你了解克流感的用藥方式、公費條件、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克流感是什麼?4類流感抗病毒藥劑解析
克流感的學名為oseltamivir,是一種口服的神經胺酸酶抑制劑,可用於治療流行性感冒,其作用機轉為阻斷流感病毒從感染細胞中釋放,從而抑制病毒擴散,減少病程與傳染機會。通常建議在發病後48小時內開始服用,治療成效最佳。
目前台灣衛福部核准使用的流感抗病毒藥劑,包括:口服式oseltamivir、吸入式zanamivir、點滴注射Peramivir、口服Baloxavir。
藥物名稱(品名) | 類型 | 適用年齡 | 給藥方式 | 療程 |
Oseltamivir(克流感Tamiflu®、易剋冒Eraflu®) | 神經胺酸酶抑制劑 | 新生兒以上 | 口服膠囊/懸液 | 一天兩次,5天 |
Zanamivir(瑞樂沙旋達碟Relenza®) | 神經胺酸酶抑制劑 | 5歲以上 | 吸入式 | 一天兩次,5天 |
Peramivir(瑞貝塔®Rapiacta®) | 神經胺酸酶抑制劑 | 一個月大以上 | 靜脈注射 | 單次注射 |
Baloxavir(紓伏效Xofluza®) | Cap依賴型病毒內切酶抑制劑 | 12歲以上 | 單次口服 | 單劑療程 |
克流感與其他藥物的差異:
- 克流感(Tamiflu®):療程需持續5天,使用時機越早效果越好。
- 紓伏效(Xofluza®):單次劑量即可完成療程,提升用藥順從性。
- 瑞貝塔(Rapiacta®):適用於無法口服者或急重症病患,效果快、生體可用率高。
- 瑞樂沙旋達碟(Relenza®):吸入劑型,可用於治療A型及B型流行性感冒,適合5歲以上患者。
克流感怎麼吃?用法用量與預防性投藥方式
克流感(Tamiflu)學名為oseltamivir,根據藥品仿單說明,克流感適應症為成人和兒童(包含足月新生兒)的流行性感冒之治療,須在出現流行性感冒症狀的第一或第二天內開始進行治療。克流感用法用量:
- 成人與13歲以上青少年:75mg,一天兩次,連續5天。
- 兒童:依體重調整,每日2次,療程5天。
- 未滿1歲:0~12個月兒童的口服建議劑量為3mg/kg,依體重增減劑量,每日二次,共5日。此建議劑量不適用於胎齡未滿36週的嬰兒。
克流感雖可以作為預防性使用,但並非所有情況都適用。克流感預防性投藥,應在有明確的感染風險或群聚事件發生時,並經由專業醫師評估後再使用。預防性投藥用法與用量:
- 成人與青少年:75mg,每日1次,連續10天,須在接觸病源的兩天內開始進行治療。
- 1歲或以上兒童:依體重調整,一日一次,連續10天。
克流感副作用有哪些?
克流感整體耐受性良好,但部分使用者仍可能出現副作用。疾管署表示,克流感副作用最常通報的藥物不良反應為噁心、嘔吐及頭痛,會在1~2天內自然消退。其他曾報告過的不良反應,則包括過敏性皮膚反應(如皮膚疹、濕疹、蕁麻疹、多型性紅斑、面部水腫、史帝芬強生症候群及毒性上皮組織壞死等)、肝炎、肝酵素上升。另外,日本曾出現神經精神方面案例(行為及感覺異常、幻覺、嗜睡或意識障礙等),多發生於未成年患者。
克流感要自費嗎?公費用藥適用對象
目前流感抗病毒藥劑未列入健保給付項目,但是流感快篩陽性,符合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條件者,可公費用藥。疾管署表示,流感抗病毒藥劑公費用藥治療之時機及必要性,須由醫師依病患狀況及臨床專業決定。經醫師診察研判符合治療性用藥條件者,無須進行快篩,即可視病患狀況與依藥劑仿單說明及其專業判斷,開立適當之公費藥劑(吸入或口服劑型皆可)給予病患使用。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用藥條件(2025年8月前適用)
- 流感併發重症通報病例
- 新型A型流感通報病例
- 孕婦經評估需及時用藥者
- 未滿5歲及65歲以上之類流感患者
- 確診或疑似罹患流感住院(含急診待床)之病患
- 具重大傷病、免疫不全(含使用免疫抑制劑者)或流感高風險慢性疾病之類流感患者
- 肥胖之類流感患者(BMI≧30)
疾管署表示,經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與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公布之指引,以及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及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建議,並於今年5月14日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流感防治組會議諮詢專家委員意見後,將自本(114)年8月1日起,針對孕婦經評估需及時用藥者,增列「產後兩週內之婦女」,以及肥胖之類流感患者(BMI≧30),增列「未滿18歲兒童青少年BMI超過同齡第95百分位」亦可使用。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適用對象(2025年8月起適用)
- 流感併發重症通報病例
- 新型A型流感通報病例
- 孕婦經評估需及時用藥者
- 未滿5歲及65歲以上之類流感患者
- 確診或疑似罹患流感住院(含急診待床)之病患
- 具重大傷病、免疫不全(含使用免疫抑制劑者)或流感高風險慢性疾病之類流感患者
- 肥胖之類流感患者(BMI≧30)
- 產後兩週內之婦女(自2025年8月起新增)
- 符合「兒童青少年肥胖定義」之類流感患者(自2025年8月起新增)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預防性用藥條件
公費預防性用藥需通報衛生局進行疫情調查,並經疾病管制署各區管制中心防疫醫師,或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區正/副指揮官或其授權人員同意後始可用藥。公費預防性用藥條件,包括:
- 類流感等群聚事件經疾病管制署各區管制中心防疫醫師認定需用藥者
- 「新型A型流感」極可能/確定病例之密切接觸者
- 動物流感發生場所撲殺清場工作人員
自今(2025)年8月1日起,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適用對象,增列「產後兩週內之婦女」及符合「兒童青少年肥胖定義」之類流感患者。(圖/翻攝自 疾病管制署)
克流感常見問題Q&A
Q:流感一定要吃克流感嗎?
不一定。有些健康成人感染流感後,即使不服藥也可能自然康復。但是,若為症狀嚴重或發燒超過2天、年齡小於5歲或大於65歲、患有心臟病/糖尿病/氣喘等慢性病、與高風險族群同住者等情況,建議儘速就醫由醫師評估用藥之必要性。
藥師李孟瑾表示,流感抗病毒藥物通常在出現症狀後48小時內使用會有最好的療效,一旦出現流感相關症狀,建議及早就醫並依據醫師指示用藥,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Q:克流感一定要吃完5天嗎?
是的。療程未完成可能導致病毒未完全清除,增加病情復發或傳染他人風險。因此,即使症狀改善,也應完成5天療程,不建議自行停藥或延長療程。若中途停藥或用藥不規則,可能減少療效或產生抗藥性。
克流感是經證實有效的抗流感藥物,適用於治療與預防。雖非所有人都必須使用,但針對高風險族群建議及早服用。建議遵從醫師指示完成療程、密切觀察副作用,有助於更安全有效地控制流感疫情。
參考資料:臺大醫院健康電子報、瑞貝塔藥品仿單、過敏氣喘免疫專科鄭堪弘醫師、明朗身心診所、疾病管制署、克流感藥品仿單、北醫藥訊、台大醫網No.182、紓伏效藥品仿單、瑞樂沙旋達碟藥品仿單
【延伸閱讀】
A型流感症狀?多久會好?A流傳染途徑及併發重症8前兆一次看
流感疫苗怎麼選?一表整理5家廠牌疫苗
類流感跟流感一樣嗎?類流感傳染途徑、症狀及重症8徵兆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陳宛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