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若有背痛,站、坐、睡姿該注意哪些事?用靠墊、坐墊有幫助嗎?
謝明福認為,長期背痛的患者使用靠墊及坐墊輔助,都是有幫助的。若發生「急性腰背酸或痛」時,勿去做推拿或整脊,建議除了前往復健科或骨科就診外,可先臥床休息,前兩天每間隔2小時、每次15分鐘,於疼痛部位使用冰敷方式輕度按摩,可減輕腫痛、消除肌肉痙攣,若無效就必須儘速就醫診療。
若有長期背痛問題的患者,除了到復健科或骨科治療外,也需注意以下幾點:
1.穿鞋襪或提物時須稍彎膝蹲下,並儘量使物品靠近身體,不可直腿彎腰撿拾東西或抬放重物。
2.當用力咳嗽或打噴涕時宜屈膝,手扶住腰部並身體駝背稍後傾。
3.須久站如刷牙、洗臉時,宜屈膝且雙腳交互放在小凳子上。
4.長時間工作、使用電腦、看書、或看電視須保持正確的站、坐、蹲姿勢,避免固定一個姿勢不動,每10~15分鐘變換姿勢或伸展身體。
5.駕車或長途旅行應隨身攜帶背墊或軟背架等背部支持物,及備用的消炎止痛藥物,且行李越簡單越好。
6.上、下床時應先側身,藉臀部移動身體並用雙手支撐身體的重量,動作力求平穩。
7.天候不佳時,勿開長途車或騎機車,並穿著適當的鞋具或避免外出,避免滑跌倒。
8.維持適當之體重,暴肥或過重對脊椎有不良的影響。
9.女性患者,出門儘量不穿著高跟鞋行走。
10.運動項目以「散步、健走、游泳」為佳,儘量熱身、適度、不要逞強避免受傷。凡涉及競爭性、高速度,身體易碰撞或突然的跳躍,扭轉身體之競賽運動(如舉重、籃球等)都應避免。
謝明福表示,若就醫時有以下11種情況,需特別告知看診醫師:
- 最不舒服的部位、姿勢及一天中發作的時段、持續多久、 如何會緩解
- 有腿麻或下肢無力
- 注意有無小便灼熱、頻尿、夜尿、眼睛不舒服或其他特殊的症狀
- 準備曾治療醫院之檢查報告或診斷書或病歷可供參考、或治療項目、治療藥物品項等
- 腎臟疾病或結石、貧血之病史
- 上午起床時腰背部有僵硬之情形
- 腰背部夜間劇烈疼痛
- 過去有無腰、背車禍或意外受傷情況及檢查、治療病史
- 過往疾病如有肝膽腸胃藥物治療或手術史
- 經常負重的工作型態
- 藥物過敏之種類
最後,謝明福也提醒做復健的民眾,「電流並非越大越好」、「熱敷溫度或公斤數並非越高越好」,且在治療過程中不用滑手機、講電話,以免干擾治療過程的流暢度。若能常閱讀相關脊椎背部保健常識,並學習如何保持愉快的心情,更有助於放鬆身體。
延伸閱讀
「止痛藥自己不吃,怎麼開給病人吃?」藏在三峽小診所的第一名復健醫師
對抗「骨質疏鬆」,35歲是關鍵!第一名復健科醫師教你2招增加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