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用零用錢鼓勵孩子「做家事」嗎?

撰文者: 洪仲清2014-04-14

做家事,是陶冶孩子品格的重要媒介。不管是責任感、同理心、毅力、挫折容忍度…等,都能扯上一點邊,最重要的是,訓練生活自理能力,對孩子的未來也至關重要。

我幫助的一個孩子,上課分享心情時間,常抱怨倒垃圾這件事。雖然我一向尊重孩子,不過,我覺得對小二應該是合理的要求,雖然同理孩子的情緒,依然鼓勵他繼續執行。

然而,凡事要多點彈性,才可長可久。行文至此,覺得自己應該再多問清楚,倒垃圾為什麼讓他厭惡?說不定,對這個孩子來說,確實有些目前難以克服的障礙,那就討論換其它的家事執行也可以。

有些家庭,會把零用錢制度,跟做家事結合在一起,我非常贊成。操作的方式,每個家庭各異。我自己的個人看法,是家事應當分基本款與進階款。

基本款,跟孩子生活空間周邊的收納、清潔有關,像是他房間的地板。進階款,則是公共空間,像是客廳、樓梯…等,只有執行進階款才有零用錢。基本款執行到一定程度,才有資格執行進階款。

在觀念上,可以這樣跟孩子溝通。自己周邊就該自己整理,所以基本款跟金錢無涉。但是,進行進階款,則分擔了家長的辛勞,可酌予鼓勵。

不過,做家事真的別要求得太細瑣,讓一個人很難做到,當然就不想做了。像是,有一位家長很要求棉被要折成像豆腐干,對青少年來說,真的沒辦法理解。

此外,以身作則也很重要。要求孩子清理桌面,結果大人自己的房間堆滿東西,這說不過去。自己先做到,做家事人人有責,再要求起孩子,才有說服力。

家事也有難度之別,清潔、收納算簡單,水電、烹飪就比較難了。平常就該花時間教,重要性真的不亞於國英數。

有一位媽媽曾經提到,每次做菜,孩子就在廚房探頭探腦,想要參與。可是廚房小,容不下兩個人,所以媽媽常把孩子趕走。我提醒媽媽,孩子有動機,那是非常可貴的事,寧可把做菜的準備工作拉長,也要藉這個機會教教孩子,跟孩子聊聊天。

其實,培養品德力,就是從生活的小小細節著手。沿路都是風景,不是只有目的地才值得駐足。懂得生活,懂得照顧自己,才能讓情緒更穩定,人際關係也能拓展得更深廣。

作者簡介_洪仲清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組畢業,領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曾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早期療育發展評估鑑定中心擔任臨床心理師近7年。
目前於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擔任所長,專長在協助自我探索與覺察、情緒管理訓練、親職教養諮商、人際與家庭溝通、正向思考引導、兒童遊戲治療等。(專欄照片攝影:汪忠信)

著作:
2015《找一條回家的路:從跟家庭和解出發,再學會修復自己與關係》遠流出版社
2014《跟自己和好:為情緒解套,了解生存原來可以有很多種方式》遠流出版社
2013《讓孩子有好人緣,人際力養成法》城邦新手父母出版社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相關文章與訪問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