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不防曬,恐罹白內障、黃斑部病變
「藍色」太陽眼鏡,越戴越傷眼!哪種顏色的最好?
根據環保局的檢測,台灣每到夏天,戶外的紫外線指數,皆高居危險級或過量級,只要曬個十五至二十分鐘,就可能達到曬傷的程度。
但民眾在做防曬措施時,往往只注意到皮膚的健康與美白,卻忘記眼睛也是常常暴露在外的重要器官。
近年,有很多上班族,開始在意室內光線對眼睛的傷害,甚至會購買防藍光的眼鏡來配戴,但在外出時,卻忽略了紫外線的傷害。事實上,戶外的紫外線照度,約是十萬(百焦耳/平方公尺),室內光線則是五百(百焦耳/平方公尺)左右,意即戶外光線的強度,是室內的兩百倍以上。這就像在室內賣力擦防曬乳,卻跑到室外任意曝曬,完全是本末倒置。
到底眼睛的防曬要怎麼做最恰當?哪一類的太陽眼鏡,反而越戴越傷眼?本週由專精眼睛健康照護的王孟祺醫師,分享夏日護眼的關鍵養生之道。
紫外線,指的是波長兩百奈米(nm)至四百奈米(nm)的光線,是一種人類眼睛無法看見的不可見光,可以從上下左右、四面八方而來,會對眼睛造成累積性的傷害。
紫外線過量易傷眼
高山、水邊和雪地更要防曬
尤其是空氣稀薄的高山、光線折射強的水邊以及雪地裡的紫外線最為強烈。
紫外線所造成眼睛的傷害,在臨床上以眼翳、白內障、黃斑部病變,最為常見。
眼翳,是從眼睛結膜長到角膜的贅生物,血管組織很多,會讓向來井水不犯河水的結膜和角膜相互連結。若是影響視力,往往需要動手術切除,但即使用手術切除,也很容易再復發,讓患者不勝其擾。
白內障是指透明的水晶體變得混濁,看東西像是隔著毛玻璃。若是水晶體變黃,容易造成近視度數快速增加的異常,或是出現視物顏色偏黃的狀況;若是水晶體的中間變得不透明,開車時,往往只要對向來車的車燈一打,或是從暗處走向亮處,就會突然看不見,讓人嚇出一身冷汗。
而視網膜中心的黃斑部,是眼睛最重要的視覺感光中心。發生黃斑部病變時,可能會發現視覺中心有黑色的盲點,或是看直線容易彎曲、扭曲、斷掉。甚至有時,會發現兩眼的視力有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