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安眠藥自殺?別鬧了!現代的安眠藥,比普拿疼還要安全上百倍

吃了安眠藥,會不會再也醒不過來?這是許多人對於安眠藥最大的夢魘 ──「服用到將睡未睡時,迷迷糊糊又多服了幾遍藥,一下子超過致死劑量,就真的再也醒不過來,一命嗚呼哀哉。」這情景教人越想越恐怖,對吧?幸好,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你有錢也買不到這種安眠藥!

在1900 ~1960年代,這個問題可能很嚴重,因為第三代主效型安眠藥「巴比妥類藥物(Barbiturates)」就有這個問題,因為致死劑量可能只是治療劑量的幾倍而已,所以,一旦重複服藥幾次,導致藥物過量 ── 不管是意外或故意(自殺意圖),就很容易造成死亡的結果。

但是,自從第四代主效型安眠藥「苯二氮平類藥物(Benzodiazepine, BZD)」在1960年代發明後,其致死劑量就遠遠與治療劑量拉開,要透過服用安眠藥自殺,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者說,藥物過量致死還是可能發生,但你可能會先服藥服到癱軟、沒力氣繼續剝開藥片吞服(大多數藥物是一片10顆,每吞500顆就要剝完50片);有人事先剝好幾百顆,但光吞就會吞到噁心,而且胃部一下子進入幾百上千顆藥之後,會反射性的嘔吐,就算事先吃了止吐劑也一樣(你能想到的都有人幹過了);最常見到的是服到一半就睡著了,醒來才發現怎麼還沒死?

緊接著第五代主效型安眠藥「非苯二氮平類藥物(Nonbenzodiazepine, NBZD)」在1990年代發明後,安全性就更高了。現在所有能取得的安眠藥,不是「苯二氮平類安眠藥」,就是「非苯二氮平類藥物」,兩者的安全性之高,讓單純服用安眠藥自殺成功率降到歷史新低點。現在對於服用安眠藥企圖自殺的人,排除真的沒經驗者,我們會優先考慮患者是在傳達一種警告的訊息,而非真正意圖造成死亡結果。

現代的安眠藥比普拿疼還安全上百倍

苯二氮平類藥物是安眠藥發展史最光榮的一頁,因為自此以後,安眠藥就很難吃出人命了。

市售的普拿疼,一顆五百毫克,不必醫師處方就買得到的那種,一天吃15顆就可能致死,而且是慢慢的死,拖上數週到一個多月,無可挽回,連改變心意的機會也沒有。這樣的資訊,只要用「普拿疼自殺」當關鍵字去搜索,馬上跑出一大堆「教學」網頁,還會引述學術期刊給你看。

相反的,就以被食藥署視為洪水猛獸的安眠藥「使蒂諾斯」為例:你到它的原廠(Sanofi-aventis U.S. LLC)網站資料庫查詢,該藥在實驗白老鼠中的Oral Route LD50是695 ─ 1030mg/kg,意義就是:每公斤給予69.5 ─ 103顆的使蒂諾斯(一顆10mg),才能毒死半數的實驗白老鼠。人體當然不能這樣算,只能從實際發生過的劑量來統計,直到今天,「確定中毒的劑量」仍舊推算不出來,每天固定會服用數十顆到上百顆者,精神科門診中屢見不鮮;一次服用300 ~500顆而送到急診的,最後沒事回家,也是司空見慣。但是,建議劑量只有1~ 2顆,推算起來,致死劑量起碼是建議劑量的數百倍。

你所不知道的普拿疼祕密

反觀普拿疼,一顆就500mg,建議劑量一天1 ~ 4顆,12~ 16顆以上就會有生命危險,致死劑量就只在建議劑量的數倍之間。兩相比較,現代安眠藥的安全性超過普拿疼百倍,還算是很保守的講法呢!

事實上,現代安眠藥比幾乎你看得到的藥物都來得安全,這已經是公開的祕密:醫界以往很少澄清此事,是因為讓自殺者吃錯藥並非一件壞事;但在網路資訊取得方便的今天,越來越多網站提供「正確自殺方式」,但是一般大眾不會去查詢自殺方法,反而活在「吃安眠藥自殺」的迷思裡。如今繼續保守這個祕密已經沒有意義。

只要服藥時身體健康,沒有其他疾病、特異體質,或同時吸食毒品、大量用藥或飲酒,醫師處方的安眠藥,一次服上幾百顆,就算不送急診,通常也不會有致命危險 ── 但是會另有嚴重負面影響。

為什麼安眠藥會這麼安全?

第四代主效型安眠藥「苯二氮平類藥物」之所以會這麼安全,是由下列幾個原因造成的 ──

・藥物毒性低:這是安全性最核心的來源 ── 原理其實很簡單,只是藥物作用學上的一點點改變,就此挽救了不知道多少人的性命。

・藥性專一度高:這讓藥物用途單純化,不至於被拿來濫用,也就減少中毒風險。反例:不少人本來想利用第一代安眠藥:酒類來幫助睡眠,但是喝著喝著就進入微醺狀態,感覺頗為良好,到最後,沒打算睡覺也想喝,當然提高酒癮風險,連帶也增加過量風險。

1
2
單頁閱讀
良醫讀書會

良醫讀書會

查看全部

合作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