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溫和不傷身?只要是藥都有侵略性!前台大藥學系教授:吃中藥該注意的2件事
中西醫的治病思維異曲同工
中、西藥合併使用是個複雜的問題,牽涉到對中、西藥的藥物在體內運行狀況、藥效及與人體的交互作用。已有很多研究陸續出爐,證實中藥、西藥會在身體「打架」,例如中藥的白芷、 大茴香與西藥的抗凝血劑合併使用,會增加出血風險,石膏、龍骨、石決明跟四環素一起服用,會降低四環素的吸收,影響療效。這些已被證實的結果,在在說明同時服用中、西藥的風險有多大!
經常有人問我:「三餐飯後要先吃西藥,還是中藥?」每種藥都不同,這樣的問題真讓人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通常我的回答是:「藥有侵略性,藥就是毒,吃多了會出毛病,不照規矩吃藥,也會出問題。像你這樣中藥、西藥什麼都吃,還混著一起吃,不出問題才怪!」當然,這麼不中聽的話一出口,只會讓自己變成拒絕往來戶。
為什麼如此粗糙的用藥習慣,一直普遍存在於社會?這與國人對於中、西藥的錯誤理解,有很大的關係。
很多人都說,中醫與西醫的理論不同,思維相異,對疾病與用藥的方法也大不相同。但在我這個受過西方醫學及藥學訓練的人看來,這樣的說法並不正確。中醫、西醫的治病思維異曲同工,用藥理論也是殊途同歸的。且聽我慢慢道來。
藥食都是外來物,身體一視同仁
讀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藥食養生的內容占了很大篇幅,而且中藥與食物沒有明顯界線,只有依風險區分為上藥、中藥、下藥,這也反映了中國人「藥食同源」說法,亦即不論食物或藥物都是來自於自然界的「外來物」,而身體是不會自己分辨什麼是食物,什麼是藥物。
中醫「辯證論治」,是透過望、聞、問、切四診的症狀,辯證體徵、產生疾病的原因,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以確定治療原則與療法。用西方科學的語言來說,就是事前必須對生命體系進行評估,掌握身體的運勢才能正確下藥,讓藥物在體內產生最好效果。這種掌握「外來物」與「身體」的「夥伴關係」的理論,與現代醫學探究身體如何對付外來物的理論,可說不謀而合。
至於談到中醫的用藥理論,也就是《內經》說的「君、臣、佐、使」,指的是將中藥材按照原則配對,組成具有功效的複方。其中「君」是發揮作用治療病症的主藥;「臣」是輔佐、強化「君」發揮治療效果,或對兼病、兼症起治療作用的輔助藥;「佐」在中藥配方裡,用於對有療效的「君」「臣」發揮增效減毒的效果;「使」則不僅能引藥入經,還能調和諸藥。也就是說,「君、臣、佐、使」指的是一個藥材組成的團隊,是複方。
西藥的用藥理論,則是將有效的「外來物」經過篩選過程去蕪存菁,得到有實證醫學證據的「原料藥」(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 API),而原料藥再經過增效減毒的配方優化,得到表現最佳,可以供人使用的「藥」(finish product)。
內行人針對新發現有生物活性的外來物通常稱為「新物質(new chemical entity)」,只有取得藥品許可證,可供人使用於治病的產品才可稱為「藥(drug,medicine)」。國人治學不夠嚴謹,仍在研發尚未取得藥品許可證的「新物質」也藥來藥去的胡亂稱呼,混淆專業,應是藥食文化低知識化的元凶之一。
每種西藥的誕生,都有一套精采的「灰姑娘變公主」的故事:發明者將一系列有效的「外來物」篩選,得到原料藥(依統計成功率只有萬分之一),這時原料藥只是灰姑娘,不能用於人體。藥廠透過現代科技(天使棒),設計配方(馬車),由眾家兄弟通力合作(車伕),把灰姑娘送進宮(臨床試驗),有良好的表現(午夜之前進宮),與身體達到最好的夥伴關係(王子欽點),才能成為公主。